《中國當代文學研究(1949-2009)》分為上中下三編,以史帶論,史論結合,力求在對當代文學研究的資料中搜羅爬梳,呈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基本狀貌,反映當代文學現象與思潮的成就與不足,全書堅持文學研究的精英意識和審美尺度,既突出那些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重大學術成果和學術名人,也不忽視一些具有典型意義的時代觀點,真實而又有重點地呈現了當代文學研究的多層次生態(tài),對當代文學的創(chuàng)作實踐和研究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緒論:從一體到多元的開拓:當代文學研究60年
第一編 約1949—1976
第一章 “十七年文學”思潮研究
第一節(jié) 新中國文藝方向的確立
第二節(jié) “十七年文學”的文學論爭運動
第二章 “十七年文學”農村題材小說
第一節(jié) 趙樹理和“山藥蛋派”研究
第二節(jié) 柳青的《創(chuàng)業(yè)史》研究
第三節(jié) 孫犁與“荷花淀派”研究
第三章 主流形態(tài)下的歷史敘述
第一節(jié) 革命歷史小說研究
第二節(jié) 歷史小說《李自成》的研究
第四章 干預生活與描寫人性的現實主義小說
第一節(jié) 王蒙等人的干預生活小說研究
第二節(jié) 宗璞、鄧友梅等人的愛情小說研究
第五章 “十七年文學”的詩歌散文戲劇研究
第一節(jié) “十七年文學”詩歌研究
第二節(jié) “十七年文學”散文研究
第三節(jié) “十七年文學”戲劇研究
第六章 “十七年文學”少數民族文學研究
第一節(jié) 少數民族史詩的研究
第二節(jié) 瑪拉沁夫的草原小說研究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文學研究
第一節(jié) “文化大革命”的主流文藝“樣板戲”研究
第二節(jié) 浩然的小說研究
第三節(jié)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地下文學”
第二編 約1977—1989
第八章 撥亂反正時期的文學思潮
第一節(jié) 人道主義文學思潮的研究
第二節(jié) 傷痕文學研究
第三節(jié) 反思文學研究
第四節(jié) 改革文學研究
第九章 文學思潮的多元并舉
第一節(jié) 各種西方文學思潮的涌入
第二節(jié) 王蒙與東方意識流研究
第三節(jié) 現代派文學研究
第四節(jié) 先鋒小說研究
第十章 文學尋根與鄉(xiāng)土小說研究
第一節(jié) 尋根文學研究
第二節(jié) 鄉(xiāng)土小說研究
第十一章 20世紀80年代的詩歌研究
第一節(jié) “歸來者”詩群研究
第二節(jié) 朦朧詩的研究
第十二章 20世紀80年代散文戲劇研究
第一節(jié) 散文研究
第二節(jié) 報告文學研究
第三節(jié) 戲劇研究
第十三章 20世紀80年代臺灣文學研究
第一節(jié) 臺灣鄉(xiāng)土文學研究
第二節(jié) 臺灣現代派文學研究
第三節(jié) 臺灣留學生文學研究
第十四章 當代香港文學研究
第一節(jié) 香港現代主義文學研究
第二節(jié) 香港通俗文學研究
第三編 1990—2009
第十五章 市場語境下的文學思潮研究
第一節(jié) 文化轉型與人文精神大討論
第二節(jié) 后現代主義文學思潮研究
第三節(jié) 女性主義文學思潮研究
第十六章 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小說研究(上)
第一節(jié) 新寫實小說研究
第二節(jié) 新歷史小說研究
第三節(jié) 女性主義寫作研究
第十七章 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小說研究(下)
第一節(jié) 現實主義沖擊波
第二節(jié) 新生代小說研究
第三節(jié) 底層意識與打工文學
第十八章 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散文研究
第一節(jié) 文化散文
第二節(jié) 女性散文
第三節(jié) 學者散文
第十九章 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詩歌研究
第一節(jié) 后新潮詩歌研究
第二節(jié) 當代舊體詩詞研究
第二十章 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戲劇研究
第一節(jié) 先鋒戲劇研究
第二節(jié) 古典戲曲的現代轉換
第二十一章 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少數民族作家研究
第一節(jié) 張承志研究
第二節(jié) 《塵埃落定》研究
第二十二章 文學史書寫研究
第一節(jié) 文學史重寫的討論
第二節(jié) 當代文學史寫作的多種努力
結語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