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家長問過我同一個問題:我父母從小到大都不管我,但我現(xiàn)在很不錯。我這么努力管我的孩子,他怎么還這么多問題,怎么這么不聽話?現(xiàn)在做父母真難。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
我從1996年開始進入教育行業(yè)。2006年,我提出了愛與幸福理論,并不斷地打磨、完善、踐行、傳播,到現(xiàn)在也有17年了。在此期間,我閱讀了大量的教育理論書籍,接觸了大量的問題家庭和問題孩子,我發(fā)現(xiàn),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父母是不懂教育,不負責任;
一類父母是很懂教育,特負責任;
一類父母是不懂教育,特負責任。
類,不懂教育、不負責任的父母。我將不負責任加了引號,因為我想到了我的家庭。
我小時候,家里有兄弟姐妹三人,我的父母下班回家并不在意我們,而是在意他們的父母。他們回家先問爺爺奶奶吃了、喝了沒有,睡覺前給他們倒洗腳水,總之一切以爺爺奶奶為中心。他們掙的錢也不多,沒給我們好吃好穿,家務都是分派我們?nèi)齻孩子去做。另外,早上
起床、寫作業(yè),他們也不管,都是我們?nèi)齻互相督促。
看起來,我的父母不怎么關(guān)愛孩子,對孩子很不負責任是吧,但是他們卻負了重要的責任。我們?nèi)齻很小的時候就知道長大了要孝順他們;我們很小的時候就承擔了很多事情,有了擔當,學會了負責任。現(xiàn)在我們?nèi)齻各方面也都很好。
第二類,很懂教育、特負責任的父母。這種父母也能把孩子教育得很好。明顯的例子就是孟母三遷。
第三類,不懂教育、特負責任的父母。這類父母可怕,但是數(shù)量卻特別龐大。這類父母十分在意孩子,覺得自己特別愛孩子,滿足孩子各種物質(zhì)需求,盯著孩子的衣食住行、學習成績,讓孩子只管學習,不管其他。他們想當然地用自以為正確的個人經(jīng)驗教育孩子,但是他們所使用的可能是并不正確的知識和方法、并不正確的文化和智慧。孩子在他們的這種教育方式下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
回到開頭那個問題,你有沒有想過,你是上面三類家長中的哪一類呢?
你的父母可能是類,他們不懂教育,也不怎么管你,對你不負責任,但是你卻成長得很不錯。
你是不是第三類,不懂教育、特負責任的那種家長?你對孩子愛錯了,你不是在真愛你的孩子,所以孩子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正如盧梭所言:誤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
孟子說: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真正優(yōu)秀的賢者君子,因為自己明白,所以幫助別人明白;因為自己懂得,所以幫助別人懂得。我懂教育,我再去教育別人;我知道愛是什么,我再去愛別人。
但現(xiàn)在很多父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己什么都不懂,用自以為正確的理念和方法,天天圍著孩子轉(zhuǎn),并要求他昭昭。一個昏昏的人,想讓孩子變得昭昭,有多大可能?
我們現(xiàn)在物質(zhì)條件很豐富,但是我們的精神世界是否還很匱乏?我們追求物質(zhì)的速度遠遠超過了追求精神的速度。很多人的人生目標是物欲,是找到好工作,有一份好收入,買一所大房子,每天衣食無憂地生活。我們還把物欲包裝成了理想和目標,自己騙自己。
我們能騙過其他人,也能騙過自己,但是我們騙不過孩子。如果你的內(nèi)在是一個功利的人,是一個物質(zhì)的人,是一個虛榮的人,是一個拜金的人,你的孩子在自己家里就感受不到愛,感受不到成長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所需的基本能量和精神食糧。
當你的孩子出現(xiàn)各種各樣問題的時候,當你的孩子不讓你省心和順心的時候,當你的孩子陷入困境的時候,你要想一想,你是否是昏昏的,你是否是一個不懂教育、特負責任的家長?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
教育孩子之前,先看看自己,看看自己走的是否為正確的人生道路,用的是否為正確的教育之道,是不是真的會愛孩子。
這也是為什么我會獨辟蹊徑,選擇三十組關(guān)鍵詞語來為大家講述有關(guān)家庭教育的內(nèi)容。因為人會想當然,一個人幾十年的生活和成長經(jīng)驗,會讓他自以為是。
如果確定自己不會教育孩子,不會愛,你是先讓自己學會教育,學會愛,還是按原有的方法教育孩子?
會愛才是真愛,真愛需要學習。
愛與幸福做的家庭教育,其實是做人的教育。我們看似在做家庭教育,實際上教育的是成人。我們把家長拉到正確的教育之路上,孩子自然也就在正道上。只有父母真正懂得幸福、優(yōu)秀和成功是什么,而且自己在親歷著不斷走向成功、優(yōu)秀和幸福的人生道路,才有資格教育孩子幸福、優(yōu)秀和成功。
我們也希望,愛與幸福的種子能種在父母的心里,并讓孩子在愛與幸福的氛圍里面被滋養(yǎng),終讓每個人都成為溫暖而有力量的人。
章 智慧父母:改變觀念是前提
真愛和真的愛:只有父母有真愛能力和水平,愛才有意義
水平和能力:能力不等于水平,有能力的人不一定能教育好孩子
規(guī)矩和規(guī)則:立規(guī)矩是立人,而不是約束人
原則和要求:教育孩子,父母真有了原則也就不需要要求了,教育孩子就怕只有要求沒有原則
負全責和全負責:父母全負責卻沒有負全責,導致孩子不負責也不會負全責
悅納、接納和縱容、放任:要接納,也要正確的處理問題
寵愛和溺愛:真正的寵愛,內(nèi)心充滿愛和信,能讓家里充滿歡聲笑語和暖暖的感覺
關(guān)心和照顧:照顧是物質(zhì)層面的,關(guān)心是心靈層面的
奉獻和付出:付出不求回報才是奉獻
真好和好:為什么要做到真好,而不是好
第二章 優(yōu)秀孩子:有德有責自然香
優(yōu)秀和成功:教育的本質(zhì)是培養(yǎng)孩子成為優(yōu)秀的人
善和好:不要追求好,要追求善,善是不斷完善的意思
美好和漂亮:在美好的基礎(chǔ)上漂亮
勤奮和努力:從努力到勤奮,就是從要和怕的痛苦人生到愛和信的喜悅?cè)松?br />理想和目標:目標不是理想,理想是利他的,沒有目標的理想那是夢想
自信和自負:真正自信的人絕不會自以為是
真實和任性:真實不是任性,不要錯把發(fā)泄情緒當真實
上進和執(zhí)著:不要再只引導孩子們努力獲得結(jié)果了,這不是上進,而是痛苦的執(zhí)著
兄弟姐妹和哥們閨蜜:是志同道合還是吃喝玩樂,是相互促進還是抱團取暖
第三章 家的味道:知行合一才有效
家和庭:很多人沒有家,只有庭
儀式感和形式化:儀式感,是為了讓大家能夠用心去感受其背后蘊含的文化力量
報恩、反哺和回報:真孝是對父母進行報恩,是反哺,而不只是回報
愛和情:愛是一個人的事,情是兩個人的糾纏
情感和情緒:動物沒有情感,人才有
第四章 生命成長:要改變的永遠是自己
知道和知到:家長總是知到太多,卻知道太少
教育和教學:您,是做一個給孩子提供教學環(huán)境的父母,還是做一個懂教育的父母呢
規(guī)律和邏輯:系統(tǒng)比學習更重要,文化比知識更重要
快和急:教育可以快但絕不能急
智慧和聰明:父母笨一點可能更加有智慧
解決問題和問題:解決問題和問題,兩者有關(guān)聯(lián)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