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不僅翔實細膩地記錄了一種“理想生活”的樣板,順帶著又拋出了這個問題——人究竟該為什么而活,該怎樣去活?
隔著紙張和屏幕,我們沾著房子的光,得以輕嗅草地和森林的清香,得以跟隨云影徜徉于呼倫貝爾草原遼遠的天際,得以定格一份空曠寂然的心境。
本書的字間隱約傳出的風吹草動、蜂鳥振翅和潺潺流水也正是我們那常被忽視的靈魂所發(fā)出的呼喚啊。
遁耶?歸耶?
亦僧亦道亦俗人,非僧非道卻得道。
我們得恭喜房子,于輝河畔窺見了一些亙古的秘密。
默讀房子的文字,觀看
他拍攝的照片,我突然覺
得和他相比,我們大多數(shù)
人其實非?蓱z?蓱z到
無法與大自然真正親近,
可憐到一生中少有能做赤
條條“真我”的時候,可憐到
甚至沒有過任何一段清醒
而自由的獨處時光。
再默讀,再觀看。房子
獨居輝河畔時創(chuàng)作的文字
和拍攝的圖片不僅翔實細
膩地記錄了一種“理想生活”
的樣板,順帶著又拋出了
這個問題——人究竟該為
什么而活,該怎樣去活?
我與房子相識很久了。
那時孩子們尚小,我們便
都顯得年輕。我們所處的
高原很大,每到一個人生
節(jié)點就像登上一座新的大
山,隨著能相攜攀爬的人
越來越少,我們這幾個同
地域的野路子文藝青年幾
如鬧市孤螢。說同病相憐
也好,是氣味相投也罷,
總之,踉踉蹌蹌一直沒能
停止往高處和未知里撲騰
,不時還得停下來專門拽
拽陷入物質(zhì)生活泥沼里的
雙腿。
像我們這樣的青年,在
小地方大概有三種結(jié)局,
一是終于向那些約定俗成
的規(guī)則投降鞠躬,二是成
為世人眼中的“神經(jīng)病”,三
是在企盼、追逐、窮苦和
迷茫中了此一生。
本以為我們幾個也難逃
宿命,誰知一過四十歲,
或是拜磨礪所賜,或是身
心自動遵循了自然規(guī)律,
幾人竟都沉穩(wěn)、安靜了下
來,各自清晰地做了取舍
,默默做著樂意做的事,
不多時就聚聚,把各自在
不同領域收獲的“野蘑菇”和
“野韭菜”拿出來晾晾。
這幾年里,我追尋著從
《山海經(jīng)》中流出的北洛
河。房子這家伙則往草原
深處遁去。品一品,似乎
我們都成了仁者、智者。
輝河的水,
與井水有何相干?
純真的愛情,
與法律有何相干?
阿蘭道其泡子的水,
與井水有何相干?
年輕人的愛情,
哪個衙門也不能管。
這首鄂溫克族的《塔娜
巴》民歌中,輝河波光粼
粼一現(xiàn),如一道勾人心魄
的明亮眼神。
房子拋開一切遁跡呼倫
貝爾草原后,建了一座紅
房子,就在這歌中的輝河
之畔。
是啊,井水不可與輝河
的水相提并論,這座草原
深處的紅房子,又哪是那
些價值過億的別墅所能比
擬的。而房子向輝河畔走
去時的心情,我相信也絕
不遜色于催發(fā)一場純真的
愛情。
房子背影瓦灰,亂發(fā)齊
肩,像一匹靜默的馬,一
步步走向瘋狂的野花。
房子身形孑孓,腳步帶
著些許醉意,像一尾什么
也不愿說的魚,游進花海
深處。而那隨風搖曳的點
點白色花影,正是光與風
過處進發(fā)的浪花。
豈止是這個場景有西部
電影的味道。房子在輝河
畔居住的日子里所做的每
一件事,諸如建房、圍籬
笆、劈柴、燒火、煮飯、
吸煙、喝酒、散步、采摘
、漂流,乃至點蠟燭、呼
吸、靜坐、讀書、沉思、
神游等一系列人類行為都
因為草原、天空、河流的
加持而蒙上了特寫鏡頭的
質(zhì)感。而他心眼所見、所
感知的四季、朝夕、雨露
、風雪、星光、云天、水
岸、植物、動物、昆蟲、
坡爾德村落、原居民等,
也同樣具備了精微素描或
超寫實繪畫般的細致動人
。
我在文字和圖像外看房
子,真像看了一部他隨性
自導自演的電影。我愿真
摯地對影片評予高分。他
不僅實現(xiàn)了人在獨處狀態(tài)
中與草原、大地、河流、
森林、獨屋之間的輝映與
交響,更讓這種樸素、和
諧的色彩調(diào)子與野性、天
然的大自然配樂始終閃爍
游弋在每個情節(jié)中。
他像個好奇的孩子般翻
動著大自然裝訂好的又一
冊神圣書頁。
我不禁對這個熟悉的人
肅然起敬——這正是一個
地地道道、干干凈凈的人
該有的樣子。同時,我也
再次得到了一種教育:不
管身處何方,人只有地地
道道、干干凈凈了,生命
才會把最奢華的禮物遞到
你手上。誠如房子所寫:“
我的小屋坐落在被圍欄圈
起的六千畝的院落中。四
下望去,再看不到任何建
筑。雖然我只是暫時居住
在鄰居家的這片草地上,
但我常常以為,我眼睛能
所及的地方,都是屬于我
的,包括這六千畝院落里
的繁華和荒涼!
相比大多數(shù)人的營營役
役,房子獨居輝河畔的兩
年零兩個月不僅是一場用“
身心靈”進行的攝制,同時
堪稱一個成功的行為藝術(shù)
。這個或可命名為“遁與歸”
的行為藝術(shù),似乎是和美
國作家梭羅的一場跨時空
對話,又像是和中國古代
某些文人隱士間的一場通
靈交流。他像個被普通人
推舉出來的“英雄”,也像個
家鄉(xiāng)人口稱的“浪子”或“二
桿子”,無情地拋下一切,
只為成就一個向自由致敬
的“壯舉”。
許多行為藝術(shù)讓人看了
很憋屈、很壓抑,讓人想
死,房子的卻不同。兩年
多的時間,全方位沉浸的
模式。他的這個行為藝術(shù)
,可以說生生地鑿開了個“
氣眼”,或撕開了一條罅隙
——現(xiàn)代人因焦慮和被圍
獵而對“荒野”“流浪”之類的
向往在房子這個行為里得
到了滿足;周遭人因重復
無趣的日常生活而對“浪漫”
“詩意”之類的渴盼在房子這
個行為里得到了放飛。而
對喜歡或討厭哲學的所有
人而言,房子的行為直接
再次引起了對生命意義的
終極追問。
寫到這兒,我不禁對這
個陜北老鄉(xiāng)口中“不務正業(yè)”
的人再次
房海峰,筆名房子,陜西延川人,喜好文學、攝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最后的黃土高原》。
喜歡行走,崇尚自然。
河畔小屋
河畔小屋
生活的開端
六月的樂曲
秩序
水井
輝河
草原歲月
出行
尋常的日子
坡爾德
訪客
瑣碎的事情
改變
向陽而生
鄰居
陪伴
漫步
斧頭
冬夜
洗澡
年末
獨居一年
獨居兩年
寂靜的春天
草原四月
雜草
救贖
五月的草原
獨居草原第二年
月光下的馬
圍欄
雁來雁去
河上漂流
撿蘑菇
感恩
中秋
雁來雁去
日志
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