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與孤獨對抗:弗洛姆眼中的愛、自由與身份認同危機 讀者對象:1. 對心理學感興趣、希望通過一系列的大師名作的導讀本,對整個心理學的發(fā)展、對各個流派的主要觀點可以有所了解,以便對心理學這個學科可以實現(xiàn)全貌式的入門;2.對弗洛姆了解或感興趣的讀者;3.對精神分析社會學、存在主義哲學、新弗洛伊德主義感興趣的讀者;4.曾了解過《愛的藝術》《逃避自由》《健全的社會》等弗洛姆著作,對相關話題(愛、身份認同、自由等)感興趣的大眾讀者。
? 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為什么我們對親密關系不斷失去信心?
? 自由是愛與成長的基本前提,是自古以來人們歌頌追求的目標,但為何如今的我們卻對自由感到恐懼,并選擇逃避?
? 面對龐大社會時,你是否感到過孤立與無助?因為自我與他人的不同而誠惶誠恐?你是否曾陷入疑惑,疑惑自己的思想是真的源于內心,還是這個社會灌輸給自己的?
? 單身社會、婚育率低迷、內卷風潮、廣泛焦慮……參與其中的人們又分別經(jīng)歷著怎樣的心理困境?
弗洛姆早在20世紀中期就對愛與自由的命題有過深刻思考。不同于眾多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主張將人放在心理學與社會學研究的中心,致力于將精神分析學說與馬克思主義結合在一起。
時代的發(fā)展賦予了人們越來越多的自由與理性,人們也因此不得不獨自面對生存挑戰(zhàn),感受孤獨與焦慮。在日益加深的孤獨中,是在個人意志的引導下完成人格的逐漸成熟與完整,還是依附于權威主義,放棄獨立思考的自由,做一個外表滿足但內心空虛的“正常人”這或許是值得我們一生思考的問題。
弗洛姆關于愛與自由的吶喊穿透了半個多世紀,警醒著每一個仍然保有自我、向往愛情、追求自由的人。
著名心理學者曾奇峰作序推薦!愛與自由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追求,但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為何在當代社會,我們對愛不斷失去信心?自由又意味著什么?我們真的如自己想象的那般自由嗎?與弗洛姆共同探討是什么阻礙了我們追尋心中的理想,我們又該如何跳出思維壁壘,認清真實的自我,踏上個體化的道路,擺脫現(xiàn)代人的共同困境。
導言 追尋愛與自由的先知
1900年,弗洛伊德的成名作《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面世,精神分析學說自此正式創(chuàng)立。同年的3月23日,德國的法蘭克福,一個猶太男嬰呱呱墜地。在其后的80年間,這個男嬰將成長為一位在世界范圍內都有著卓著影響力的精神分析家、心理學家和哲學家,他也將因為致力于把精神分析學說與馬克思主義結合在一起,剖析社會制度對人的影響,而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人。這個與精神分析同時誕生并貢獻斐然的人,就是艾里希·弗洛姆。后世因他對弗洛伊德理念的批判與對精神分析的發(fā)展,而將他與弗洛伊德并稱為“大小弗”。
原生家庭
要理解一個人的核心,必然需要回到他的源頭。對于弗洛姆來說,他早年過得并不那么容易。弗洛姆的祖父塞利格曼·班貝格爾
(Seligmann Bamberger)是“19世紀中期最為杰出和博學的德國猶太拉比之一,事實上,班貝格爾建立了一個摩西律法研究中心,他被認為是研究《希伯來圣經(jīng)》各種議題的杰出權威。”a這位祖父同樣創(chuàng)建了一個繁榮的家庭,弗洛姆的父親納夫塔利(Naphtali)就誕生在這個家庭中。
納夫塔利有6個姐妹和3個兄弟,實際上這4個男孩最終都很出色,納夫塔利自己是個成功的葡萄酒商人,而另外的3個兄弟則分別成了醫(yī)生、杰出的律師及倫理學家。然而遺憾的是,盡管生意做得很好,納夫塔利并不那么認同自己的選擇,他覺得自己很平庸,對自己的選擇感到難堪,后悔沒能成為一個拉比。而在這個繁榮的大家庭中,他也同樣有一種邊緣感,認為自己并不能夠得到家族的器重。
不知道是否由于這種自我認同的挫敗所帶來的深深焦慮,納夫塔利的內在總是感到脆弱,于是需要在外在的規(guī)則戒律上去尋求帶有絕對意味的強化,以此來抵消內在那種失控、混亂和難堪的感覺。納夫塔利在生活中、生意上以及宗教生活中都有著某些強迫行為的影子。比如他一絲不茍地遵守所有猶太教的正統(tǒng)規(guī)則,做生意的時候要與最權威的猶太法典《備好的餐桌》相一致。而在弗洛姆不再是個小孩時,他仍會堅持不讓弗洛姆外出,僅僅是因為怕他感冒。在弗洛姆想要離家學習《猶太法典》(又稱《塔木德》)時,納夫塔利制止了他;在弗洛姆即將畢業(yè)時,作為父親的納夫塔利甚至因為怕他遭遇論文答辯失敗想不開而專程趕到學校,但實際上弗洛姆的論文拿到了“非常好”的評價。
曾奇峰先生曾說過:“過度的擔心即是詛咒!庇啄甑母ヂ迥坊蛟S也感受到了這些擔心背后那些折磨人的東西,這些束縛讓他無法自在舒展。也許因為這些原因,弗洛姆形容他的父親“非常神經(jīng)質、強迫且焦慮”。有時候他甚至會說納夫塔利是“一個衰老的人”,甚至是“一個(精神。┌咐。
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父子之間毫無溫情,據(jù)說有時弗洛姆會坐在父親的膝蓋上,盡管他已經(jīng)是個大孩子了。這種時刻,他們父子之間顯然是有溫情流動的。據(jù)說弗洛姆也曾像很多男孩子那樣,把父親視為榜樣,并試圖模仿父親的言談舉止。我想這樣的行為也在說明一個兒子對父親的依戀與認同。
弗洛姆的母親羅莎·克勞斯(Rosa Krause)來自一個移民家族。她的家族從俄羅斯移民到芬蘭,再搬遷到了波茲南。羅莎的父親早早去世,留下了6個孩子嗷嗷待哺,貧窮使得整個家庭都過得非常艱辛。家里人將羅莎看作快樂源泉,她是個長得非常漂亮的女孩,性格也很討人喜歡。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她長大后與納夫塔利結了婚。遺憾的是這段婚姻并不是因愛情而締結,更多的是為了保全生計,這也使得他們的婚姻關系充滿緊張和沖突。
羅莎在生下弗洛姆后患上了抑郁癥,弗洛姆說:“我時常感到自己是母親的守護者,她常?奁!备ヂ迥坊貞浀溃拔腋杏X我不得不為了保護她而去對抗我的父親!盿羅莎會帶著弗洛姆回到自己的家族同胞那里,然而這個過程中她會說納夫塔利家族的壞話,這讓弗洛姆很不開心。
羅莎把弗洛姆視作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至于她的愿望覆蓋了弗洛姆自身的意志。比如她希望弗洛姆學鋼琴但弗洛姆熱愛的是小提琴。羅莎還在弗洛姆童年時給他穿裙子留長發(fā),問題是當時弗洛姆的同齡男孩已經(jīng)開始穿男裝了。可以想象,這個部分或許也帶有羅莎對弗洛姆的無意識改造和對他男性身份的不滿,或許其中甚至也摻雜著她對納夫塔利的攻擊。
弗洛姆和母親的關系也潛在地影響著他日后的親密關系,尤其是和比他年長的女性之間的親密關系。
“在弗洛姆的回憶里,他童年的大部分時間,羅莎都將他看作是一份重要的財產而不是一個人,充滿占有欲,而這讓他感到了壓抑和束縛。”a
羅莎和納夫塔利之間糟糕的關系,是幼年弗洛姆遭遇的“苦難”之一,他們的家庭關系里缺乏快樂和松弛,弗洛姆也時常被來自父母的帶有不幸意味的投射限制和束縛。這可能也時常讓他有一種邊緣感:父母或許都在無意識地使用他,來解決自己的一些問題,回避他們關系中的某些痛苦,而沒有真正去關心并深入了解他。這顆敏銳的心靈或許常常會感到孤獨和苦楚。
為了擺脫這種糟糕的教育環(huán)境,弗洛姆成了他叔叔伊曼紐爾·弗洛姆(Emmanuel Fromm)家的?停埠褪迨宓呐畠骸妹酶裉佤?shù)隆ず嗥婵恕じヂ迥罚℅ertrud Hunziker Fromm)成了終生的知己,有意思的是,后來格特魯?shù)乱渤蔀橐幻穹治鰩煛?
伊曼紐爾對弗洛姆的成長影響深遠,作為一位著名的律師和倫理學家,他很有操守和天賦,并且為人溫和、興趣廣博,弗洛姆通過他接觸到了德國等歐洲國家的高雅文化,比如了解了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和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等杰出人物,這為他的精神世界拓寬了道路。
另一位對弗洛姆產生了深遠影響的童年期重要人物,是他偉大的叔公路德維格·克勞斯(Ludwig Krause),一位杰出的《塔木德》學者。他是一位平靜且歡樂的人,他將弗洛姆帶入了《猶太法典》研究的世界,并使他更加了解祖父班貝格爾的貢獻。據(jù)說在路德維格拜訪弗洛姆家的時候,他們會整天在一起研究《猶太法典》的內容!皩嶋H上,路德維格叔公對這個男孩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遠超弗洛姆的父母和伊曼紐爾叔叔,因為“他使弗洛姆產生了關于未來想要成為誰的想法”,并在越來越充滿利益和世俗的現(xiàn)代世界里,為他展示了一個“被隱藏的研究與沉思的世界”。a我們可以將之理解為一個寧靜且深邃的靈性空間。
弗洛姆的成長環(huán)境展示了一種制約和資源纏繞交織的局面。或許對于弗洛姆來說,童年期在父母身邊體驗到的束縛與艱難,以及他和其他那些知識淵博、精神世界豐富且人格醇厚的親人們相處時的快樂和舒展,使得他對個體的精神困境有許多深刻的體會,也促使他對人如何擺脫束縛、充分地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有了深刻的關注。
弗洛姆家族中深邃且豐富的宗教研究傳統(tǒng),也為弗洛姆在探索人和理解人性方面鋪墊了重要的資源,并且這個部分的影響貫穿了弗洛姆的一生。雖然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不再信仰猶太教,成了更世俗的人,但是他卻始終認為《希伯來圣經(jīng)》和《塔木德》是他精神和道德的支柱。
第十期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連續(xù)培訓項目(中德班)成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簽約咨詢師。
自2018年起從事動力學取向心理咨詢工作,并長期專注心理學與心理咨詢的科普活動。持續(xù)在中國心協(xié)國合基地公眾號、武志紅公眾號、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公眾號等多家業(yè)內權威媒體上發(fā)表科普文章、開設課程,文章閱讀量累積超過100萬+。
曾跟隨國內著名心理學者曾奇峰、施琪嘉、李鳴等人學習,主要受訓方向為心理動力學。
曾于“看見心理”聽書計劃開設弗洛姆作品解讀類課程,收聽人次平均達10萬+。
導言 追尋愛與自由的先知 001
原生家庭 004
研究成就 010
精神分析領域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建 020
政治運動 026
第一章 愛的理念及困境 029
愛是否是一門藝術? 033
如何理解愛是什么 049
不成熟的愛與成熟的愛 062
給予的含義與愛的四重特質 071
了解的兩種途徑:殘暴與愛 080
第二章 五種愛的對象及其愛的形式 087
愛是一種態(tài)度 090
愛的對象與能力形成 094
愛的對象 106
第三章 愛在當代社會如何瓦解 135
社會模式帶來的瓦解 139
現(xiàn)代愛情瓦解的兩種“正常形式” 149
弗洛伊德與沙利文的觀點局限 154
矛盾沖突型的幾種愛的關系 159
愛的證據(jù):成為而非逃離 170
一切皆是成功學 173
第四章 愛的藝術實踐 175
規(guī)范始于自發(fā)和快樂 179
專心意味著獨立、敏感及松弛的機警 184
錯誤的教育體系或將帶來文化傳統(tǒng)的崩潰 191
掌握愛的藝術——克服自戀 194
第五章 自由的暗面 207
自由的誕生與破碎 212
自由的兩面性 218
社會如何影響了個人自由 227
適應與孤獨 231
第六章 接受或拒絕自由,這是個問題 237
始發(fā)紐帶:一個集滋養(yǎng)與束縛于一身的矛盾起點 241
個體化進程:一段自我力量增長與孤獨日益加深的矛盾旅程 250
選擇自由需要充分的外部條件 259
第七章 自由帶來的身份認同危機 263
沒有了自由,卻有了身份 269
身份多樣化等同于身份消除 278
第八章 內卷的前身——強迫性努力的來由 285
理想化的領袖是無力人群的“救星” 290
強迫性努力,內卷的前身 306
擺脫有害的“良心”,回歸與自己生活的聯(lián)結 311
第九章 隱藏在進退兩難中的自我絞殺 313
環(huán)境的絞殺 318
內在的絞殺 322
三種逃避機制 331
第十章 追求自由與健全社會 343
社會性格 349
非自主服從與自主服從 356
個體病癥與社會病癥 364
健全社會的希望 375
第一章 愛的理念及困境
建立親密關系顯然已經(jīng)成為當代人的難題。2022年的中國青年婚戀觀調查報告顯示:76%適婚青年存在恐婚現(xiàn)象,同時,有恐婚傾向的受訪者中,有61.2%表現(xiàn)為不愿意過早結婚。并且,根據(jù)民政部的調查數(shù)據(jù),2021年,我國結婚率僅為5.8%,較之9年前下滑超過50%,而離婚率則從2002年的0.9%飆升到了2020年的3.09%,上升了2倍還要多。
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看到,對于當代人來說,進入一段親密關系,與他人建立愛的聯(lián)結成了越來越困難的事。許多人對如何建立和維系一段充滿愛的關系,充滿了迷茫與困惑。
對于愛的困境一事,弗洛姆早在1956年就已經(jīng)有過深刻思考。他敏銳地發(fā)現(xiàn),隨著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變遷,人們對“愛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建立親密關系”等一系列問題的認知,并沒有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而提升。相反,一些持續(xù)存在的困境不僅沒有消失,還鍍上了獨有的時代色彩。
在本章,我們將進入弗洛姆對愛的系統(tǒng)思考,跟隨他的腳步去觸摸愛的本質,并由此審視當代流行的愛欲觀,了解是什么在控制和影響著我們的親密關系。
愛是否是一門藝術?
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弗洛姆在關于愛的問題上提出的最為核心的觀點:愛一定是一門藝術,且需要知識和努力。一個人若想擁有愛的能力,就必須像掌握一門藝術能力一樣,經(jīng)過刻苦勤勉的不懈實踐。就如同“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若想愛人,那么也得遵循愛的基本規(guī)律,反復進行學習與練習。
然而這種觀念與絕大多數(shù)人所持有的觀念是相違背的。在流行文化里,關于愛的描述往往是:一種突如其來的特殊感覺將某人攫住,使雙方瘋狂地墜入愛河;或者一個在感情上經(jīng)歷了各種不幸的人,偶得良人,突然就從苦情戲主角變成了童話故事主角,仿佛愛的發(fā)生更多的是靠運氣,以及遇見“對的那個人”。如果能有上述兩種條件中的任意一種,愛便能發(fā)生及持續(xù);如果沒發(fā)生,或者中斷了,那就是運氣不好,或者遇錯了人。總之,是時機未到,并不是自己愛的能力不行。
但弗洛姆不這么認為。他明確地指出,之所以人們認為愛不需要學習,是因為有三個錯誤的前提假設,第一個假設是:“多數(shù)人寧愿把愛當成被愛的問題,而不愿當成愛的問題,即不愿當成一個愛的能力問題。對他們來說,愛就是如何被愛、如何惹人愛!
基于這樣的態(tài)度,男人們會去追求成就、社會地位、金錢,女人們會去追求身材曲線、吸引人的裝扮、迷人的儀表,兩者還可能共同追求的則是優(yōu)雅的舉止、幽默的談吐、誠實謙虛等被大眾稱頌的性格特點。然而,弗洛姆認為,這所謂的可愛的特質,“不過意味著適于大眾的愛慕和性吸引力的融合。”
這話要怎么理解呢?
國際精神分析協(xié)會的會員,來自法國的精神分析師瑪?shù)倌取げ拢∕atina Burdet),曾經(jīng)做過一個題為《你會愛我還是跟隨我》(“Do You Love Me or Do You Follow Me”)的演講。在演講中, 瑪?shù)倌忍岬,在社交媒體時代,越來越多不懂得如何去愛的人,正處于心靈的和社會環(huán)境的十字路口。人們追逐相互連接,而不是真正地建立復雜豐富的關系。很多人渴望被他人看見和崇拜,盡管這種喜歡或崇拜是基于一種沒有立體感的、扁平的、缺乏特征的形象,但那些形象符合某一種被人們推崇的社會標簽。因此,人們無意識間用“追隨”取代了“愛”,用“連接”取代了“關系”,并形成了一種傾向——“要么被看見,要么去死。”
因此,一個人可以在大眾意義上擁有性吸引力,但這與他是否有能力去愛另外一個人、建立有深度的關系并沒有任何直接的關系。塑造自己可愛的形象,也可以是個體自戀的結果,為了渴求得到他人之愛的行動,也就是俗話說的“他對他自己很好,但這可能和你沒關系”。
弗洛姆的時代并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但是他對于人們追逐一種標簽化的自我塑造,忽略了“精神上深度的自我關照”與“了解他人的傾向”的洞察,卻跨越了時代,照進了現(xiàn)在。
第二個錯誤的假設,是人們把愛的問題設想為一個對象的問題,而不是能力的問題。人們認為愛是簡單的,困難的是尋找正確的愛的對象,或者被愛。
我曾經(jīng)有位來訪者,她正是因為類似的問題來到我的咨詢室。在她過往十來年的情感經(jīng)歷中,她總是重復地陷入一些痛苦的關系,這些關系實際上都有著一些共性。盡管尋找的對象在表面上看起來很不同,有時是活潑陽光的年輕男生,有時是穩(wěn)重低調的成熟男士,但在這些看似迥異的外表下,他們卻都有著類似的特質:在親密關系上有著很強的不安全感,對控制的要求非常高。而這位來訪者的父母都是控制型的父母,這樣的養(yǎng)育經(jīng)歷導致她的潛意識里有著尋求強烈依賴的傾向,這個傾向使她總是能精準地嗅出具有控制傾向的對象,并與之陷入愛河。
但這位來訪者無法洞察到自己和所處對象內在的這些特質,只試圖通過尋找不同外顯特質的對象來解決關系破裂的問題。因此當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糾纏到最后,她因不堪忍受而終于選擇結束時,往往只是選擇痛苦地離開,并不去認真總結、覺察這些關系的共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影響。她會告訴自己,也許是自己沒找對人。在她向身邊人尋求安慰時,她和她的朋友也總是一致認為,等到找到真正的對的人,那所有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
顯然,在戀愛領域里持有此類觀念的人不在少數(shù)。他們認為并不需要對自己做出多少了解,也意識不到愛的達成需要足夠的人格成熟度,因為他們認為如果那個人是正確的人,他一定會全然地接納自己,愛上完整的自己,所以他們需要的只是找到那個人罷了。
然而一位印度的哲人曾說過一句有意思的話:“愛情的基本理念是先成熟,然后你會找到一個成熟的伴侶。當你是一個心理上和精神上成熟的人,你不會愛上一個嬰兒,它不可能發(fā)生!
一個人的人格成熟度并不必然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長。精神分析認為,每個人的身上都有著過去所有發(fā)展階段的殘留,也就是說,三十歲的我們的內在也會有十歲的我們,五歲的我們,甚至三個月的我們的人格特征。
但當我們的人格在成熟過程中遭遇創(chuàng)傷或受阻時,我們在當下階段的發(fā)展就可能被固化,我們的心理狀態(tài)會停留在此處不再發(fā)展。因此,很可能在某些時候我們生理上已經(jīng)30歲了,但面對特定問題、特定關系,仍然會采取5歲或者3歲時形成的應對模式去處理,上述這種心理狀態(tài)及由此引發(fā)的行為,在心理學中被稱為退行。比如,如果沒有處理好口欲期的依賴問題,成年后進入親密關系的人就可能會退行成一個凡事都要被照顧,自我功能抑制的幼兒,而這樣的關系顯然不是健康的關系。如果我們處于這種狀態(tài),那么一個對心理狀況有所認知,人格相對健康成熟的人,可能也無法愛上嬰兒般的我們。
所以,期待一個完美愛侶的出現(xiàn)解決掉有關自身不幸的所有問題,這是對愛的巨大誤解。弗洛姆也指出,這種觀念的出現(xiàn)與社會背景有關。
在自由戀愛出現(xiàn)以前,人們是先結婚再來發(fā)展親密關系,這導致很多人維系了一輩子的婚姻,卻并沒有機會體會到幸福。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自由戀愛的出現(xiàn),人們從過去的集體壓抑中掙脫出來,把尋找到讓自己有愛戀感覺的對象的任務放在了首位。
這種目的性的設置,我們并不能稱之為絕對錯誤?墒怯纱艘l(fā)的困境卻讓我們不得不開始思考,我們愛戀的感覺究竟萌芽自何處?
弗洛姆提到,我們的整個文化是以購買的欲望、互利交換的思想為基礎的。人們會在潛意識中以購買商品的方式去看待他人,符合我們上文所說的“有魅力”的特征的男女,也就變成了緊俏的搶手貨。人們評估彼此是否適合在一起時,往往內心深處浮現(xiàn)的聲音是:從社會價值基點來看,這個對象是值得追求的,而就我的交換條件(往往指財產與潛能)來看,他也應該想要我。
大家對這種觀點應該是相當熟悉的,曾經(jīng)火了十年后來被全網(wǎng)封殺的網(wǎng)絡紅人ayawawa,正是因為提出一系列所謂的“婚姻市場價值”理論被大眾熟知,她將男女按照不同的條件進行估值,并延伸出一系列的所謂男女婚配規(guī)律。然而在這種看似理性的思考背后,實際上正在發(fā)生的是一場野蠻的剝奪——這種理論剝奪了人身上天然具有的完整的人性屬性,并不是所有的情感、人格特質都可以被估價和交易的。這也是最后她被全網(wǎng)封殺的原因,她將兩性情感領域的“以物易物”推向了極致,《人民日報》評價這種傾向“不僅物化女性,更是奴役人心”。
當然,這樣的趨勢并不是封殺一個ayawawa就可以遏制的。如果你去過上海人民廣場的相親角,就能看見一個歷史悠久且熱鬧非凡的“交易市場”,在那里,每一個適婚男女都被簡化成一系列的指標及數(shù)據(jù),最核心的當然是外貌、學歷、財力,它們被貼在紙板上向彼此展示,作為潛在投資客用來估值和決定是否出手的依據(jù)。
我想紙板背后的那些鮮活的男人和女人,多數(shù)都并不愿意被如此簡化,但正如弗洛姆所說:“在一種交易盛行和奉物質財富為首要價值的文化中,人類愛的關系遵循統(tǒng)治商品交換和勞動力市場的相同的規(guī)律,這是毫不奇怪的。”
而當人被套入如此單一和膚淺的價值評價體系里時,自然也就陷入了一條殘酷的內卷與鄙視鏈中。關于這一點,20世紀美國作家弗朗西斯·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1940)的《了不起的蓋茨比》(The Great Gatsby,1925)或許是個能幫助我們理解的故事。貧農子弟詹姆斯·卡茲本創(chuàng)業(yè)成功后更名為杰伊·蓋茨比,并在長島西端買下別墅,夜夜笙歌,期望能重逢已嫁給紈绔子弟的情人黛西,此時在他心里,或許就隱藏著這樣的愛的意識:衣錦還鄉(xiāng),能換回心上人的傾慕。誰料這完全是一場悲劇的開頭,最終蓋茨比為舊情人失去性命,卻并未換得他期望中的真情。
當愛成為交易,它必然被更高的籌碼擊敗。
第三個錯誤的假設,在于人們把最初墜入情網(wǎng)的經(jīng)歷與愛的“永恒”之間的區(qū)別搞混了。
對于這一點,最具有代表性的說法莫過于“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我也曾聽到過有人慨嘆,“愛最美在初綻時”。這些說法仿佛都在說——時間是愛的敵人。真的是這樣嗎?弗洛姆并不這么認為。根本原因在于,許多人能夠很容易地進入一段關系,卻無法讓關系持續(xù)地生長。弗洛姆指出,這是因為人們混淆了“當寂寞孤獨被打破時的親近感和癡戀”與“愛”的區(qū)別。關系的開始也許并不是基于深入的了解,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陌生之墻被打破時,產生的親近與興奮,并且性的吸引力也往往讓人誤以為這是幸福的證據(jù)。隨著兩人關系的深入,最初的神秘感消散,關系變得乏味,人們逐漸開始產生對立、失望和厭倦。
這也是很多人的戀愛總是不斷在充滿希望與失望之間循環(huán)的原因,他們被自己關于美好愛情的想象俘獲,投入其中,卻又在理想化的破碎中失望,對關系進展不如想象感到難以耐受,最終陷入又一次的強迫性重復之中。
弗洛姆對于上述的三種錯誤認識有個非常有意思的總結:“如果這是其他任何活動和事業(yè),人們都會渴望認識失敗的原因,學習做好它的方法,或者干脆拉倒了事。但愛是不可能拉倒了事的。對愛來說,只有一條克服失敗的恰當途徑——找出失敗的原因,并著手探索愛的真諦。”
為什么愛不能拉倒了事?也許弗洛伊德的話可以做出解釋:對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去愛,去工作。
美國哈佛大學醫(y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喬治·范倫特(George Vaillant,1934— )對此也有他的獨特見解。他和他的研究團隊在75年間持續(xù)對724位男性和90位特曼女性進行追蹤,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共同的成人發(fā)展路徑:首先是掌握親密的任務,然后是職業(yè)鞏固的任務,最后是繁衍的任務。
范倫特教授認為在整體上,這些任務必須按順序掌握,因為它們依次要求自我達到越來越復雜的整合水平。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如果一個人沒有先具備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那么他在工作領域是很難成功的,而除非個體首先在職業(yè)上取得成功,否則很難成為一名導師并且?guī)е毖苄缘年P心去成就他人。這里的繁衍性,我們可以將之理解為培養(yǎng)、扶持和提攜。
而范倫特教授在此處所說的建立親密關系,并非特指男女關系,而是以一種雙方都能夠享受的方式使個體與另一個人互相分享自我。這種要求更多在于內心現(xiàn)實,而非外在現(xiàn)實。我想,貫穿范倫特所描述的成人發(fā)展路徑中的根本,便是我們所說的愛的能力。畢竟,沒有親密的能力、愛的能力,后面兩步都不可能實現(xiàn)。
那我們如何做,才能夠避免愛的失敗,掌握愛的能力呢?
弗洛姆認為,要想不在愛上反復失敗,第一步就是要明確愛是一門藝術。如果想要知道如何愛,就必須像學習繪畫、音樂、舞蹈一樣,遵循藝術學習的方法與規(guī)律。對此,他總結了三個必要步驟:
1. 精通該門藝術的理論;
2. 熟悉該門藝術的實踐;
3. 在自己的心中,必須是沒有什么比此項藝術更為重要的事。也就是,必須在內心將學習實踐愛這門藝術列為最高優(yōu)先級。如果人們渴望擁有愛,但卻把時間精力全部花在追逐金錢、名望、成就上,那自然是無法達成對這門藝術的掌握。
這三個步驟中的前兩個步驟并不難理解,第三個步驟值得我們花點時間重點談談,到底什么是“最高優(yōu)先級”?
把某事擺在內心秩序的最高優(yōu)先級,其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同減肥、學會某種技能一樣,當我們在意識層面上有了這個愿望,這僅僅只是個念頭,完全還不算是起步。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類目標的實現(xiàn)往往需要足夠長的周期才能穩(wěn)定掌握。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調整整個生活內容的拼盤,不僅要調整,還要能夠堅定地維持住。
原本這個目標不在的時候,我們可能把時間分給了工作、社交、娛樂,現(xiàn)在有了這個目標,我們就必須要為它割讓出一部分時間與精力。這里的精力還包含著“體能、情緒、意志、思維”,可以說你的整個人從內而外要為之準備好狀態(tài)。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例子,比如當一個人想要學習并掌握一門語言,但他每天都在工作上精疲力竭,偶然有點時間,就想著到健身房鍛煉,整個人被其他的任務占盡精力。當他終于捧起書時,已然不再有一點點心理空間去容納學習過程中的挫折與焦慮,那么想要學會一門語言的目標在這種狀態(tài)下就注定無法實現(xiàn)。
如果將我們的身體視作一個精密的儀器,那我們的心理世界同樣也是一個精細而復雜的系統(tǒng)。如果我們無法梳理自己的各種欲望,任由它們在我們的內在橫沖直撞,或是當欲望被外部的誘導因素任意激發(fā)而我們對此缺乏覺察,我們就會被各種欲望的碎片所裹挾,也因此無法將它整合成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建設性的力量。
除了梳理與整合欲望的困難,有些人還會有維持方面的困難。比如在沒有突發(fā)事件的情況下,一個人或許可以每天都規(guī)律地在某個時間段調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以完成自己的健身和健康飲食的任務。然而突然有一天公司要求出差,或者家里遇到事,無法按照自己的計劃去鍛煉,只能吃外賣或被宴請,這個健身減脂的目標就會像被巨浪卷走了一般,原本剛剛成形的行為模式一潰千里,幾個月也恢復不過來。
因此,如果一個人認同弗洛姆所說的,愛的藝術需要勤學苦練,并將其擺在首位,就意味著他必須做好準備,他不僅要為這件事本身騰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有時還不得不做出選擇,放棄一些與這個目標沖突的內容。他還要為這個目標騰出足夠用來消化和反思的內在空間,做好當目標受到?jīng)_擊和動蕩時的應急方案。他要能夠靜下心來和這個目標認真地待在一起,允許自己花時間回顧自己的體驗、細微的感受,當他能夠圍繞它做得越多,和它結合得越緊密,他能夠掌握和理解它的程度自然也就越深。
愛是一門藝術的答案,是弗洛姆對當代人們情感困境提出的最具有建設性的回答。他將人們對情感的苦惱從摸不著邊界的、感性迷茫的旋渦里拽出來,也避免人們落入用物質和交易取代真正的親密關系的窠臼。同時,也正因為藝術的訓練有其規(guī)律,努力習得便能有所積累和掌握,“愛是一門藝術”的回答,也讓人們對重建愛的能力重新充滿了希望。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