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培養(yǎng)孩子抗挫力的50個游戲 讀者對象:家庭父母
本書主要向父母和看護者展示,在孩子們學習承擔自己的風險時,如何培養(yǎng)孩子們的適應力和獨立性,為0-10歲的孩子提供簡單、實用的挑戰(zhàn)。有助于在孩子進入青少年時期之前,培養(yǎng)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和社交技能、責任感和性格。書中提出了50個實際的挑戰(zhàn)或“風險”,還提到一些非常重要的育兒風險,鼓勵家長走出自己的舒適區(qū),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慮教育孩子。這是關于教會孩子們自己認識和評估風險,讓他們準備好接受生活及其帶來的一切,是一本關于快樂和維護家庭之間的聯(lián)系的書籍。
在游戲中培養(yǎng)心理韌性,以勇氣和智慧迎接更多挑戰(zhàn)。 不需要真正的挫折,就能培養(yǎng)有韌性的孩子。 研究表明,比起智力、學習成績或長相,應對挫折的能力是最為可靠的、預示成功的指標。 資深心理治療師、育兒暢銷書作家,融合腦科學 積極心理學 一線教學經(jīng)驗,寫就的高質(zhì)量游戲指南。 3大維度,50個日常游戲,4個關鍵成長階段,以輕松、科學的方式解鎖孩子的多元能力,直面問題、自信獨立、能共情、有勇氣。 在人生這趟旅程中,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勇敢。 家長的工作,就是讓自己不再需要工作。 [澳]戴西·特恩布爾(Daisy Turnbull) 一名深諳健康心理學、積極心理學的媽媽和老師。她曾在悉尼圣凱瑟琳學校任教八年,還在一所特殊學校教導過有社交障礙行為的兒童。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的孩子叫杰克和愛麗絲,她喜歡跟孩子一起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小挑戰(zhàn)。 張鹿崖(譯者) 青年譯者,畢業(yè)于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系。擁有豐富的中英互譯經(jīng)驗,已出版譯作《蝙蝠俠:哥譚大冒險》(6-10冊)、《B 面人生》。 前言 關于成長,我想告訴你的事 愿你成長為優(yōu)秀的大人 身體類冒險 社交類冒險 品格類冒險 和孩子一起冒險 成長的四個關鍵階段 育兒新思路——為父母準備的小冒險 1.把寶寶放在毯子上,走開幾分鐘 2.帶著寶寶過你的生活 3.把寶寶交給別人照顧一次 4.育兒不妨大膽一些 5.做第一個嘗試冒險的家長 和孩子一起體驗的小冒險 6.給孩子自由探索房間的機會 7.適當接觸微生物和細菌 8.讓孩子幫幫你 9.拼積木 10.搭建城堡 11.爬樹 12.給自己找樂子 13.和成年人交朋友 14.體驗“度假” 15.找零食吃 16.點一杯寶寶奇諾 17.挨會兒餓 18.學習騎自行車 19.品嘗一下輸?shù)淖涛?nbsp; 20.爬高腳椅 21.帶著小孩子徒步 22.打掃自己的房間 23.偶爾讓孩子耍耍脾氣 24.永遠地失去一些東西 25.讓寶寶和你一起洗車 鼓勵孩子挑戰(zhàn)自我 26.直面尷尬的社交情景 27.鼓勵孩子做一些不擅長的事 28.向孩子展現(xiàn)自己的弱點 29.點蠟燭 30.讓孩子去搭配衣服 31.明白事情出了岔子 32.可以不給孩子買那樣東西 33.洗衣服時,孩子能做點什么 34.來商量晚飯吃點什么 35.偶爾也可以不同意他們的想法 36.整理書包 37.與他人對話 38.雕刻肥皂 39.讓他們準備好單獨行動 40.養(yǎng)寵物 41.讓孩子自己走一段路 42.坐公交車 43.帶他們一起下廚 44.寫封感謝信 45.加入體育隊 46.露營 47.做手工 48.一起制訂旅行計劃 49.培養(yǎng)有個人邊界的孩子 終極冒險 50. 開誠布公地和孩子 談一談“風險” 致謝 鼓勵孩子挑戰(zhàn)自我 不論你的孩子有沒有去過托兒所,有沒有上過學前班,真正開始“上學”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大步。我記得杰克在第Y個學期里,總是每到周四就已經(jīng)精疲力竭,到了周五晚上,基本就直接癱在沙發(fā)上了。但是,學校給孩子打開了家庭以外的世界,通過學校的生活,你能偶爾窺見孩子日后可能會成長為什么樣的人。他們?nèi)绾蚊鎸Σ賵龊徒淌依锏膹碗s情況,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這些都會對他們的人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這個階段的冒險活動,能幫助你在自由、安全的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孩子的這些技能,同時還能提升他們的安全度和安全感。 26.直面尷尬的社交情景 作為老師,我接到過許多家長的電話,以各種理由希望我取消孩子放學留堂的懲罰,比如孩子也很抱歉、很忙、沒有做這件事——還有我個人Z喜歡的一個——其實都是家長的錯。我的學生可都是青少年,如果孩子在15-17歲,家長還會站出來替孩子說話,那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這么做了。這種做法很有可能導致孩子無法學會替自己發(fā)聲。 這些尷尬的社交情景,其實是很好的學習和成長機會。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里遇到了什么棘手的情況,或者和朋友吵架了,跟他們好好談談,詢問他們在這個情況下想得到的是什么,這樣又會導致什么結(jié)果?梢赃M行角色扮演,讓他們先在家試試該如何處理。記住,尷尬的社交情景的Z好結(jié)果,就是能演變成給孩子的一堂課。類似的事件和人際交往,會深深影響孩子的成長。 記住,我不是讓你對校園霸凌等嚴重的事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我的意思是,如果要干預,就要確保這件事的確嚴重到令你不得不干預,而且也得是在孩子已經(jīng)嘗試過自己解決問題之后。 Z糟糕的育兒方式,就是用令孩子尷尬的方式去處理他們的問題。如果你這樣做,他們以后再也不會把類似的事情告訴你。試著和孩子建立可以誠實溝通的親子關系。你的工作主要在于給他們提供必需的工具,然后相信他們,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處理這些問題,并讓孩子明白:如果他們需要幫助和建議,可以隨時來找你。 27.鼓勵孩子做一些不擅長的事 我們每個人都至少有一件特別不擅長的事,比如我特別不擅長手球。學生們在學校里玩手球時,偶爾也會叫我加入,但說實話,那場面十分尷尬。我知道我應該用成長型思維來看待這件事?墒牵译y道就不能有一些不擅長的事嗎?我可不打算只為了在一群青少年面前不出洋相,就花上一萬個小時來鍛煉自己的手球技巧。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綜合能力,我們必須讓他們接觸一些自己不太擅長的東西。不是所有的事都適合所有的孩子,但是讓他們嘗試一下總沒有壞處,尤其是當你的孩子已經(jīng)在某件事上十分擅長的時候。 假設你的孩子在某項體育活動上出類拔萃,在學校里一直只參與這一項活動。然而到了高二,由于某些原因,他沒能入選這項運動的校隊,想想這時他會受到多大的打擊,他會有多么傷心,而且全家人都會因此感到難過。我見過類似的事情發(fā)生在太多學生身上。大部分人都會覺得,第Y次遭拒是Z難過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之前從來沒有被拒絕過,還沒有對此建立強韌性,也沒有類似的經(jīng)歷能幫助他們理解眼前的拒絕,更別談如何去應對了。 鼓勵孩子做自己不擅長的事,鼓勵他們在遭到挫折時堅持不懈,能夠促進他們的社會情緒能力學習。孩子們需要意識到自己有不擅長的事,這樣他們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就會信心大增。這么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讓他們體驗一下在某件事上能力不足是什么感受,當他的朋友和親人遭受拒絕時,他就能表現(xiàn)出更強的共情能力。記住,一味的一帆風順,只會讓以后的生活顯得格外困難。 28.向孩子展現(xiàn)自己的弱點 作為父母,我們當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永遠都不被打敗的小超人。這種想法很正!拖衲阋蚕M约菏侨澜鏩好的家長。但如果孩子從來沒見過你的失敗,那么他們很難明白,失敗是人生中常有的事。 我曾經(jīng)和許多孩子正在經(jīng)歷困境的家長們聊過——這些困境也許是學習上的、社交上的,等等。大部分時候,這些家長會告訴我,其實他們自己也經(jīng)歷過與孩子類似的困境。但如果孩子沒有親眼見過你經(jīng)歷這些人生中的不如意,他們也許不會相信“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更不會接受成長型思維模式,毅力也就得不到鍛煉。 而且更重要的是,為人父母確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你可以偶爾承認這一點,承認你覺得有些疲憊。如今,父母們需要同時兼顧的事情更多:也許你有一份全職工作,也許你是單親母親或單親父親,你要時常和托兒所或者學校溝通,還要在放學之后帶著孩子去參加各種培訓補習班。 如果你在家或在工作中遇到了不順利的事,雖然不應該把孩子當成你的傾訴對象,但適時適度的坦誠是有好處的。如果孩子對你說,他今天在學校過得不太開心,你可以告訴他,這非常正常,你也有不開心的時候。當我六歲的孩子第Y次說我看起來好像壓力很大時,我非常吃驚,同時又非常驕傲。我不想讓他知道我壓力很大,但他能如此準確地察覺我的情緒,又令我十分開心。如果你能誠實地讓孩子看到你的這些情緒,他們就會在自己經(jīng)歷這些情緒時,感到更加安全。 29.點蠟燭 有些很不起眼的冒險,其實能給你機會去和孩子聊一些更嚴肅的問題,比如通過用火柴點燃蠟燭,你可以和孩子聊聊火的原理和應用以及火的危險性。作為父母,我們本能地想保護孩子,直到確定他們能面對這些問題了,再和他們溝通——但讓他們學會面對這些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讓他們親眼看到、切身感受到。 我的一些朋友每次吃蛋糕,都會讓孩子動手點蠟燭,不僅僅是點燃,還要吹滅生日蛋糕上的蠟燭。這樣做不僅能讓孩子覺得好玩,還能讓他們充分認識到火的危險性。另外,你也能對家里蠟燭的擺放位置了如指掌,因為你會經(jīng)常使用它們,多棒! 30.讓孩子去搭配衣服 我兒子經(jīng)歷過這么一個階段,只愿意穿灰色褲子配灰色上衣,或者藍色褲子配藍色上衣。我有個朋友是時尚雜志的編輯,有一天,我跟他聊天,說我覺得我兒子穿衣服很土。可我朋友告訴我,這叫同色系搭配法。誰能想到我兒子竟然是個時尚達人呢? 給孩子諸多選項,讓他自由選擇,這點非常重要。不同的選擇能給孩子權力,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性,讓他們有更好的自我意識。讓孩子自己去搭配衣服吧,只要衣冠整潔就行。下一次你出門買衣服時,讓他們自己給自己挑。但正如我們之前提到過的,為他們劃出一個界限十分關鍵——“你需要一條保暖的褲子、一件毛衣,你Z多能買兩件T恤,總預算得控制在這么多以內(nèi)”。但在Z終的決定上,給他們一些發(fā)言權。讓他們自己選擇衣服,還能免去許多你和他在該穿什么這件事上的爭論。 既然提到了時尚,那我們就不得不說一說針對孩子們的性別規(guī)范。我的第Y個孩子是男孩,第二個是女孩,令我感到非常崩潰的一點是,給小女孩穿的褲子上從來沒有口袋,不像小男孩的褲子,能讓他裝下樹枝、樹葉、鵝卵石和各種各樣的寶藏。另外,似乎所有小女孩的睡衣上都印著各種公主的圖案。我從來沒想過會就獨角獸這個話題,在內(nèi)心和自己展開激烈的哲學辯論,但有一天,我不得不在貨架前仔細思考,給女兒買印著獨角獸圖案的東西,是不是與我想把她教育成女權主義者的意圖不符。在這里,我想引用時尚作家和小說家瑪吉·阿爾德森的話。關于該不該讓小女孩穿粉紅色衣服這個話題,瑪吉認為,如果你的孩子就想拿五種深淺不一的粉色來混搭,欣然接受吧,以免她出于叛逆心理,在長大后迷上穿雪紡和芭蕾舞裙,把自己打扮得像寶貝辣妹或者安娜·妮可·史密斯。 所以,無論他們是更喜歡帶著褶皺花邊的粉色系,還是迷彩圖案的藍色系,尊重他們自己的選擇吧,這是他們個人性格的外化。當然了,你不能讓他們每天都穿成艾莎,但如果是在某個周六的早上,你們也不準備出門,那么這么穿又有何妨呢?而且,如果大部分時間你都允許孩子自己做選擇,那么當你需要他穿上諾拉阿姨送的毛衣,就穿那么一次時,他應該會更愿意遷就你。 31.明白事情出了岔子 人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風險,飛機會被取消,事情的發(fā)展會出岔子,但正是我們面對風險的方式,面對逆境時韌性的強弱,決定了我們是什么樣的人。當一切都很順利時,保持強韌性并不是什么難事,但當一切都不如意時,可就不一定了。2020年,我們目睹全世界陷入停滯的狀態(tài),所有人不得不躲在家里。計劃都被攪亂,學校都被關停,有的人失去了工作,有的人失去了生命。那時,愛麗絲只有三歲,我并不介意多一些時間在家待著,但是杰克卻切身感受到了失去朋友的失落,因此在和自己妹妹相處的時候,往往顯得心煩意亂。 作為父母,我們當然不希望讓孩子失望。我們不愿意臨時改變計劃,不愿意因為貝利爾姑婆的八十大壽,阻止孩子去參加朋友的生日聚會。但作為成年人,我們經(jīng)常要放棄做自己想做的事,轉(zhuǎn)而去做那些自己不想做但必須做的事(如參加五歲小孩的生日聚會)。我們總有一天得讓孩子習慣這些事,不是嗎? 所以你要如何告訴孩子事情發(fā)展并不如我們所料呢?你能做些什么?你可以讓他們換個角度看問題——提醒他們,生活中充滿了愛和許多值得感激的事情。你可以跟他們商量備選計劃:既然原本的計劃行不通了,你現(xiàn)在要怎么辦呢?你如何重新制訂一個計劃,甚至讓它比原計劃更有趣?當事情不順利時,請記住,孩子能借此機會學習該如何應對這種情況,這對他們的未來很有幫助。 人生不會永遠一帆風順,這句話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父母可能會分開,親屬可能會去世,我們的悲痛也會達到一個新的層次。死亡就和交稅一樣,是生活中必然存在的一部分,但我們應對它的方式千差萬別。要如何跟孩子談論死亡,這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選擇,但一般來說,要處理這類有些不知如何開口的話題,Z好的辦法就是在孩子年齡合適之時,和他坦誠相待。 32.可以不給孩子買那樣東西 戰(zhàn)斗陀螺、戰(zhàn)鑼、精靈寶可夢……學校里有許多孩子會炫耀自己擁有的東西,這很容易讓你的孩子覺得很不公平,因為自己沒有Z新款的超級爆能槍或者別的什么流行玩具。 父母們往往認為,Z好的選擇是花上幾十塊錢給他買那個玩具,或者讓他掙夠了零花錢自己去買,但真是這樣嗎?歸根到底,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區(qū)別對待,生活本就是很不公平的。我不是讓父母們永遠不給孩子買玩具,只是想說,不用每次都得趕上學校里的玩具熱潮。你的孩子也可以擁有其他的東西,有其他的事情可以做,其他的食物可以吃。你的孩子是在愛中成長的,他不需要那些Z時髦Z流行的東西,而且這也許能讓他更理解、同情那些從來無法趕上學校里的潮流的孩子們。 33.洗衣服時,孩子能做點什么? 我曾經(jīng)和一個從來沒有給自己洗過衣服的人約會過。他可是個正經(jīng)的成年人。這項冒險活動的意義在于防止你的孩子變成那樣的人。 這項冒險活動可以在孩子五歲之前就開始。愛麗絲才兩歲的時候,我就要求她在準備洗澡之前,先把脫下來的衣服扔進洗衣籃里。至于杰克,他還沒滿八歲,就能獨自把洗衣籃搬下樓,給自己的衣服(和籃子里一半的臟衣服)噴去污劑。但出于對真正風險的把控,Z好不要把放洗衣粉或洗衣液的工作交給太小的孩子。 這項冒險活動非常能促進你和孩子的交流。洗衣服的第Y個步驟,就是坐在地上給衣服分類。每次洗愛麗絲的玩具手帕時,她都會坐下看著轉(zhuǎn)動的滾筒,然后我們一起把洗好的玩具手帕晾起來,就跟雪莉·休斯的繪本《豆豆》一樣。你們可以就“襪子應該成雙成對地晾還是晾干了再配對”展開嚴肅的討論,或者聊聊為什么把衣服掛起來晾干對環(huán)境更加有益,你們可以想談什么就談什么,直到衣服全部被疊好收起。 洗衣服是一種參與到家庭生活中的方式。當然,讓孩子負責洗衣服確實有一定的風險,比如白衣服被洗成粉色的,或者一些材質(zhì)特殊的衣服會慘遭蹂躪(建議父母們認真對待這個潛在的風險,暫時不要把羊絨衫交給孩子),但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和責任感,犧牲幾雙襪子、幾條短褲都是值得的。這項冒險活動也可以讓父母們少洗幾件衣服,每個人都能從中有所收獲。 34.來商量晚飯吃點什么 每個家庭對于晚飯的安排都不太一樣。有些家長們會工作到很晚,所以不能和孩子們一起共進晚餐,而有些家庭每天都會全家一起吃晚餐,有些則會坐在一邊看孩子們吃意大利肉醬面或者香腸配蔬菜,等孩子上床睡覺之后,再一起吃一頓適合成年人的晚飯,因為他們實在不想吃意大利肉醬面或者香腸配蔬菜了,哪怕只是一頓。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每周全家應該共進幾次晚餐,這對培養(yǎng)親子關系和家庭凝聚力十分重要。同時,也不要每頓晚飯都圍著孩子轉(zhuǎn)。如果你一直只做符合孩子們口味的晚飯,那么首先,你很快就會厭倦每天都做(還有吃)一模一樣的東西。其次,孩子們的味蕾也得不到培育和發(fā)展。此時,這項冒險活動就能派上用場了。 在計劃每頓吃什么時,讓孩子也參與進來。不是說讓父母們把決定權全部交給孩子,然后全家晚飯都吃蛋糕,而是說,讓他們參與到討論的過程之中。教他們?nèi)绾瓮讌f(xié),如何去適應每個人的偏好,而不是總要父母去遷就孩子。這還意味著給孩子立下規(guī)矩:他們不一定要喜歡自己吃的東西,但是至少要嘗試一下。 這項冒險尤其適用于點外賣的時候,既然不需要自己做,那么你們可以更加大膽地選擇食物(不用每次都點比薩了)。 35.偶爾也可以不同意他們的想法 作為老師,我讓許多孩子承擔過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后果:沒有穿校服、沒有做家庭作業(yè)、待人粗魯,等等。幾乎每個人——尤其是女學生——都會條件反射地說:“太不公平了,××也做了這樣的事!辟Z斯汀·科爾森醫(yī)生在他出色的TED演講里曾談到過“反叛者”。我們都愛反叛者,但是“堅決不愿他們出現(xiàn)在自己的客廳里”。他還指出了那些翻著白眼、愛頂嘴的“條件反射型反叛者”和熱愛思考的“深思熟慮型反叛者”之間的區(qū)別。一個深思熟慮的反叛者,會在反叛之前先想清楚,或者在反叛的時候注意尺度。這項冒險活動需要在你和孩子因想法不同而發(fā)生爭執(zhí)時,尊重并接受孩子說的話,這樣能幫他們轉(zhuǎn)變?yōu)樯钏际鞈]型的反叛者。 爭執(zhí)、分歧、辯論、斗嘴,這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管是在婚姻中、職場上還是和朋友之間,我們遲早會碰上與人意見相左的情況,而且這些情況很容易就會惡化。你也許會過于有攻擊性,或者過于被動。你也許會開始攻擊對方,開始對人不對事。你也許會過于情緒化,會完全無法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甚至會奪門而出。 作為父母,我們眼看著孩子面對分歧時的反應隨著成長而慢慢變化,一開始是號啕大哭,然后他們學會了說不,學會了發(fā)脾氣、氣沖沖地走開,接著他們開始爭論、罵人,甚至拒絕溝通。我們必須要承擔起這個風險,要教他們?nèi)绾闻c人爭論,如何積極有效地應對分歧。我們得讓孩子們學會妥協(xié),并向他們解釋:有些時候(好吧,大多數(shù)時候)就是得聽我們的,因為我們才是家長。但同時,我們也希望孩子們能在尊重的基礎上對權威表示質(zhì)疑。我們希望他們永遠不要停止問“為什么”,也希望永遠不要接到校長的電話,說自己的孩子是“問題學生”。 如果孩子認為父母過于專制,認為和父母爭論毫無意義,這會讓他覺得自己沒有任何能力為自己說話。另一個極端則是,每當孩子表示反對時,父母都會遷就他。長此以往,當孩子走上社會、與人產(chǎn)生分歧,而那些人又不像父母一樣無條件地愛自己時,他們會產(chǎn)生巨大的心理落差。 我想提醒各位,我們作為父母的一些行為,對培養(yǎng)孩子的爭辯能力毫無幫助!拔艺f了算”之類的話,沒有給孩子們?nèi)魏螄L試回應的余地;對他們說“沒有 ‘如果’和 ‘但是’,照做就行了”,會阻止他們思考自己在不同情形下會有什么不同反應。然而,有些情形確實是“沒有 ‘如果’和 ‘但是’”,你必須對孩子說“照我說的做,因為我說了算”。但有些情形則沒有那么緊急,你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跟孩子探討,你可以解釋為什么要讓他們那么做,可以問問他們有沒有想到別的應對方法。你可以教他們使用這樣的句子:“我明白你說的……但是我的想法是……”你甚至可以教他們?nèi)绾伟炎约旱挠^點寫下來,并解釋自己為什么會這么想。幫助他們理解什么是建設性批評,讓他們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看問題的角度。 學習如何直面分歧、表達異議還能讓孩子學會建立起屬于自己的邊界,同時也學會尊重別人的邊界。在學校里,他們有清晰、成文的邊界——就是學校的校規(guī)——但隨著他們漸漸長大,外界賦予的邊界會越來越模糊。因此,他們需要樹立自己的邊界。我們希望孩子明白,當他說“不”時,雖然我們反駁了他的觀點,但他的拒絕是被我們尊重的,他的觀點我們也認真傾聽了。正如科爾森醫(yī)生所說,成為一名深思熟慮型的反叛者,意味著孩子們在未來面對同伴壓力時,能站出來維護自己的邊界。 另外,如果你擔心你的孩子太喜歡跟人爭辯,我強烈建議你指導他向?qū)W校辯論隊的方向努力。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