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文化的視角探究一個村寨在道路影響下的生計模式轉型、社會關系變遷、文化互動交融等問題。那柯里是西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一個因路而生、因路而興、因路而變的村寨,先后經歷了馬幫道路時代、昆洛公路時代、磨思公路時代和昆曼公路時代。隨著道路的變遷,那柯里村民的生計模式從經營傳統(tǒng)馬幫驛站,向集體化農耕、經營汽車旅館、以“茶馬驛站那柯里”為品牌的鄉(xiāng)村旅游不斷轉變。道路變遷帶給村民的不僅是經濟機會,更重要的是觀念的開放、社會交往關系的拓展、多元文化的交融以及對國家認同的不斷強化。道路的雙重意義(空間的道路、制度的道路)在這個村寨的變遷中生動而深刻地展現了出來。
張錦鵬,女,云南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博士,云南省民族研究院民族與宗教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兼任云南省民族理論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社科院南宋史研究中心兼職教授。研究方向為民族經濟、中國經濟史。出版著作有《從逃離到依附——泰國北部美良河村村民國家認同的建構歷程》《南宋交通史》《南宋交通史》等,發(fā)表論文有《從生死相依到漸被離棄:云南昆曼公路沿線那柯里村的路人類學研究》《歷史的遺忘與國家觀念的重建——透視泰國北部美良河村拉祜族的國家認同》《拉祜族跨境遷徙與互動中的宗教因素》《關于“中華民族是一個”學術辯論的考察》《公民文化:構筑邊疆民族地區(qū)和諧發(fā)展的基石》等。
緒論 第一章 茶馬古道上的馬幫驛站 第一節(jié) 滇西南寧洱 第二節(jié) 茶馬古道上的普洱府 第三節(jié) 馬幫驛站那柯里的興起與繁榮 小結 第二章 國道建設與邊疆村落的變遷 第一節(jié) 昆洛公路建設與國家邊疆鞏固 第二節(jié) 昆洛公路大會戰(zhàn)與那柯里村民生活 第三節(jié) 昆洛公路與集體化時代的那柯里 小結 第三章 213國道與那柯里村民的個體經濟實踐 第一節(jié) 改革開放催生路邊經濟——“黑貓旅社”的開張 第二節(jié) 新213國道建成后汽車旅館的興盛 第三節(jié) 嘗試金融杠桿的村民 小結 第四章 昆曼國際大通道與那柯里村寨經濟轉型 第一節(jié) 高速公路通車的憂慮 第二節(jié) “6·3”地震與那柯里的轉機 第三節(jié) 茶馬驛站那柯里的規(guī)劃與建設 小結 第五章 “看得見的手”與茶馬驛站那柯里 第一節(jié) 景觀設計與意義建構中的政府主導 第二節(jié) 茶馬驛站建設中的政府 第三節(jié) 政府主導旅游開發(fā)對社區(qū)的影響 第四節(jié) 與旅游經濟并行的茶園經濟 小結 第六章 道路形塑下的村落景觀與社區(qū)空間 第一節(jié) 馬幫道路時代的聚落景觀與社會空間 第二節(jié) 新老昆洛公路時代的村落景觀與社會空間 第三節(jié) 昆曼公路時代村落景觀重塑與新的社會空間建構 小結 第七章 千里姻緣一“路”牽:道路與村民通婚圈變化 第一節(jié) 馬幫道路時代的通婚圈 第二節(jié) 老昆洛公路時代的通婚圈 第三節(jié) 高等級公路時代的通婚圈 小結 第八章 改變的和被改變的:那柯里村的現代性討論 第一節(jié) 被改變的農民 第二節(jié) 理解陌生人 第三節(jié) “假”彝族村寨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