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修女傳:在愛中行走》(最新修訂版)是記述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1910-1997,又譯為特蕾莎嬤嬤、德肋撒修女等)生平的傳記。德蘭修女出生于奧斯曼帝國的科索沃省,阿爾巴尼亞裔,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wù)。于1979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德蘭修女在少女時期因內(nèi)心的召喚加入天主教修會成為一名修女,后來又立志為窮苦的人服務(wù)而來到印度加爾各答,創(chuàng)辦仁愛修女會,收留、照顧流浪的兒童、無家可歸者,提供看護和治療。德蘭修女為心愿與召喚全部奉獻人生,苦修自勵,她的隱忍寬容與堅韌,她深刻的智慧對于人生和人性的觀察,可為世范,也使人感動、醒覺,體會到理性文化不能給予的情感影響:獻身于救贖和寬恕,無條件的、全然付出、全然包容的愛,不可征服的善行和善意。
《德蘭修女傳》初版于2005年12月,受到了眾多讀者的喜愛和業(yè)界的關(guān)注。雖然講述的是一位天主教修女,但因其所呈現(xiàn)的普遍的人性,也是我們的主流社會所需要的。許多讀者說,這本書使其內(nèi)在生命開始改變。本書文筆細膩,資料豐富,章節(jié)勻稱,富于情節(jié)的敘事伴以精妙的分析和議論,情感思想深刻純真,在思想、知識、文學性方面都很有價值,適合多種年齡和知識層次的讀者。此次是第三次再版,在設(shè)計、版式、文字修訂等方面都有更臻精美的調(diào)整,在文字內(nèi)容,增加了作者再版后記等輔文。并對初版少數(shù)錯別字和不準確的標點進行了更正,作者自己也做了修訂。
華姿,生于湖北天門,畢業(yè)于武漢大學中文系,F(xiàn)為湖北廣電總臺《媒體時代》副主編。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湖北作家協(xié)會“我們愛讀書會”會長、少兒文學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美國基督教文藝雜志《蔚藍色》編委。主要著作有:詩集《一切都會成為親切的懷念》、《一只手的低語》、《感激青春》,隨筆集《自潔的洗濯》、《賜我甘露》、《奉你的名》,散文集《兩代人的熱愛》、《花滿朝圣路》、《在愛中學會愛》,感恩文學讀本《做父母不容易》等。曾獲冰心兒童圖書獎、長江文藝散文獎、武漢市文藝基金獎、屈原文藝獎等。
第一章
在阿爾巴尼亞語言里,“龔莎”就是“花朵”的意思
你有治好貧窮的藥嗎?
一切都會消逝,但愛會留下來
同情心具有永恒的價值
這本書給她一生帶來非同一般的影響
在她豐美的心里埋下了愛的種子
她做了一個影響一生的重大決定
第二章
我就叫德蘭吧
小德蘭:“我的天職就是愛”
加爾各答,窮人的地獄
她的不安與日俱增
渴望走出高墻
大愛無疆
第三章
我很渴,我很渴
我必須住在窮人中間
我的責任是服務(wù)于全世界的窮人
不,他們只是太窮了
兩年的等待終于有了結(jié)果
走出修道院的大門
第四章
在圣家醫(yī)院“速成”
偉大的窮人
回到加爾各答
第五章
窮人就是我的家人
梅樹下的露天學校
我要給大家發(fā)獎
誤解發(fā)生了
他們唯一的錯誤是貧窮
第六章
我決不后退
最早的追隨者
每個生命都是尊貴的
第七章
貧民窟的天使
仁愛傳教修女會成立了
第八章
尼爾瑪•;利德:純潔的心
從一個開始
微笑的天使
活生生的女神
為最微小的那一個而做
我只是他手上的一支鉛筆
第九章
即使是棄嬰也能感受到愛
在小孩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上主
愛是沒有界限的
請看,生命就在這里
第十章
治療可怕的人類的痼疾
善諦納家,亦即“和平之城”
最壞的疾病,就是被遺棄
第十一章
在世界各地奔走
仁愛傳教兄弟會成立了
來自耶穌會的胡子神父
誰都沒有權(quán)利揮霍浪費
第十二章
愛和忠誠是人類最重要最神圣的
你們要幫助修女們恪守貧窮
我革命的成分中只有愛
點亮生命的燈
艾滋病人之家
家是愛的源泉,愛是一切美德的靈魂
第十三章
同工意味著犧牲和奉獻
義工在彼此相愛中自我完善
患病和受苦的同工燃燒自己,拯救他人
第十四章
信任是一種更高級的愛
虔誠具有偉大的不可思議的力量
第十五章
心存謙卑:世界上獲獎最多的人
忘記自我,你便找到自我
諾貝爾和平獎:至高的榮譽
第十六章
在走向天國的途中
加爾各答哭了,全世界哭了
世界的響應(yīng)
她留給我們的啟示
初版后記
使愛不可須臾或缺(第二版后記)
我們做的,仍然不夠(修訂版后記)
檢窗前書(馬榮升)
注釋
1928年11月29日,龔莎終于到達了此次旅行的終點:位于愛爾蘭首都都柏林附近的勞萊德修女會總會。這是她有生以來的第一次旅行,也是她侍奉基督生涯的開始。
都柏林是一個美麗的海港城市,位于風景如畫的愛爾蘭東海岸,人口大約是斯科普里城的3倍。在離都柏林不遠的拉斯法曼,有一座維多利亞時代的古老城堡,這座城堡至今看起來依然莊嚴肅穆,令人迷戀。這就是勞萊德修道院的所在地。
勞萊德修女會創(chuàng)建于17世紀初,是一個叫華瑪麗的英國姑娘創(chuàng)建的,所以,這個嶄新的宗教團體最初也被一些人稱為“英國姑娘”。華瑪麗出身于英國約克郡的古老貴族家族,是一個思想新銳、意志頑強、膽略過人的女子。“英國姑娘”的宗旨是為青少年中的不幸者服務(wù),尤其是為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窮苦女孩服務(wù),為她們開辦日間學校。
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一個沒有男人帶領(lǐng)和參與的純女性團體,要得到教會和社會的認可是很難很難的。而華瑪麗那種充滿活力的特立獨行的工作作風,又使許多人對她們產(chǎn)生懷疑和猜忌,甚至一些高層神職人員也給教皇寫信投訴她們。教皇的使者也說,這種沒有男人帶領(lǐng)的活動,在世風日下的社會環(huán)境里,是極其危險的。即便那些同情和支持她們的人,也對她們表現(xiàn)出了普遍的擔憂和不信任。有一個當時很有名的耶穌會教士就說:“她們的想法是好的,但她們畢竟是女人啊。”
但華瑪麗非常倔強,什么樣的懷疑和誹謗都不能使她放棄信念。
因此,勞萊德修女會的創(chuàng)建史就像一部哀怨的戲劇,充滿眼淚和悲嘆。但時代發(fā)展到20世紀初的時候,事情卻出人意料地發(fā)生了本質(zhì)的變化。
1909年,羅馬教廷終于解除了對這個修會的禁令,并公開承認了華瑪麗的創(chuàng)始人身份。
1928年11月29日,18歲的龔莎經(jīng)過長途跋涉,終于如愿以償?shù)刈哌M了勞萊德修道院的大門,穿上了她向往已久的黑白兩色的修女服。初來乍到的龔莎,立刻感覺到這是一個生機勃勃的團體。事實也是如此。華瑪麗在創(chuàng)會之初,就針對當時的社會狀況,提出了因人施教、寓教于樂、反對墨守成規(guī)的教育理論,而且她們的傳教工作極富盛名,尤其是在印度。
龔莎首先要接受語言方面的培訓,就是學習英語。雖然她能說流利的阿爾巴尼亞語、克羅地亞語和塞爾維亞語,但當時的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若要去印度工作,就必須學習英語。
在同輩姊妹眼中,這位新來的阿爾巴尼亞姑娘有些害羞,而且沉默寡言,不擅交際。其實這不足為奇,因為龔莎一句英文都聽不懂。但龔莎很聰明,也很勤奮,她學得很快,不久就通過了考試。
多年后,在德蘭姆姆的仁愛事業(yè)遍及全世界的時候,有一個都柏林修女回憶當年的情景時說:“值得注意的是,她是正常的。”這就算是當時對龔莎的最佳贊許了。
時間過得很快,6個月后,龔莎還沒來得及完全適應(yīng)勞萊德修道院的生活,就被派往印度的大吉嶺分院去初學。在天主教的修會里,一個修女一般要經(jīng)過備修、望會、初學、初愿和復愿等受訓過程。
大吉嶺位于喜瑪拉雅山腳下,海拔2000米高,是一個度假和療養(yǎng)的勝地。當龔莎在這個寧靜的雪山幽谷里開始神圣的修道生活時,在印度工作的英國人和孟加拉的貴族們,常常為了避暑和避瘴來到這里,在山下綠樹掩映的豪華別墅里,享受英國貴族式的休閑生活。在大吉嶺的幽谷里,還有一條通往西藏的商道,所以,印度的商人們也常常會來這里做商務(wù)旅行。
就要走了,這是龔莎后半生旅程的開端。院長和修女們聚集在教堂里,為龔莎的遠行祈禱。龔莎靜靜地跪在祭臺前,接受院長的祝福。院長說:“你就要去印度的大吉嶺初學了,為了表示與過去的生活決裂,你要取個新的名字。龔莎,你想取個什么新名字呢?”
龔莎立刻想起了圣女小德蘭。小德蘭是傳教士的主保圣女,也是龔莎準備一生效仿的榜樣。龔莎想,既然我渴望成為一名傳教士,更渴望像小圣女那樣,用畢生的努力活出我主的圣愛,那么,我就叫德蘭吧。沒錯,我就要叫德蘭。于是,龔莎抬起頭對院長說:“德蘭,我就叫德蘭!
院長微笑著,無限慈愛地說:“很好,就取這個名字吧。從今以后,你就是德蘭修女了!
龔莎選擇了圣女德蘭的名字,也就意味著,她選擇了德蘭作為她一生的精神導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