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讀書·治學·寫作》集中了學界泰斗、散文家季羨林在讀書、治學、寫作方面的干貨。季羨林極盡真實、敞亮地與當代年輕人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之談,文字坦蕩無藏,豐富實用,讀之必受益匪淺。
套系簡介:
季羨林自選集是季羨林先生在自己全部著作中選出的、面向大眾讀者的篇目之合集,是季老文章的普及文本。季羨林先生為人可敬,學問專深而文風曉暢樸實,散文優(yōu)美。本套叢書充分體現(xiàn)了先生的治學之志、文章之風、人格之美,適合學界研究者、大眾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之,學之。
季老的文章實誠又有趣。他敞亮地與當代青年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之談。什么書可以讓人常讀不厭?人和書該是我們關(guān)系呢?什么是義理、文章與考證?做學問有技巧嗎?沒有新意的文章你會寫嗎?怎樣才能一氣呵成的寫文章?資料該如何搜集?諸如此類的問題都能在此書中找到答案。
關(guān)于讀書 他說:我的藏書都像是我的朋友,而且是密友。我雖然對它們并不是每一本都認識,它們中的每一本卻都認識我。
關(guān)于治學 他說:最好腦海里思考問題,不要單打一,同時要思考幾個,而且要念念不忘,永遠不讓自己的腦子停擺,永遠在思考著什么。
關(guān)于寫作 他說:我的文筆可能是拙劣的,我的技巧可能是低下的。但是,我捫心自問,我的感情是真實的,我的態(tài)度是嚴肅的,這一點決不含糊。我寫東西有一條金科玉律:凡是沒有真正使我感動的事物,我決不下筆去寫。
★本書特點
※純干貨,無說教。季羨林用通俗真誠的語言,極盡真實、敞亮地與當代年輕人分享自己在讀書、治學、寫作方面的經(jīng)驗之談。他用有趣、質(zhì)樸的大實話,帶給讀者不過時的經(jīng)驗解說。
代序 做真實的自己
季羨林
在人的一生中,思想感情的變化總是難免的。連壽命比較短的人都無不如此,何況像我這樣壽登耄耋的老人!
我們舞筆弄墨的所謂文人,這種變化必然表現(xiàn)在文章中。到了老年,如果想出文集的話,怎樣來處理這樣一些思想感情前后有矛盾,甚至天翻地覆的矛盾的文章呢?這里就有兩種辦法。在過去,有一些文人,悔其少作,竭力掩蓋自己幼年掛屁股簾的形象,盡量刪削年輕時的文章,使自己成為一個一生一貫正確、思想感情總是前后一致的人。
我個人不贊成這種做法,認為這有點作偽的嫌疑。我主張,一個人一生是什么樣子,年輕時怎樣,中年怎樣,老年又怎樣,都應(yīng)該如實地表達出來。在某一階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頗,甚至錯誤,絕不應(yīng)加以掩飾,而應(yīng)該堂堂正正地承認。這樣的文章絕不應(yīng)任意刪削或者干脆抽掉,而應(yīng)該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
在我的散文和雜文中,我的思想感情前后矛盾的現(xiàn)象,是頗能找出一些來的。比如對中國社會某一個階段的歌頌,對某一個人的崇拜與歌頌,在寫作的當時,我是真誠的;后來感到一點失望,我也是真誠的。這些文章,我都毫不加以刪改,統(tǒng)統(tǒng)保留下來。不管現(xiàn)在看起來是多么幼稚,甚至多么荒謬,我都不加掩飾,目的仍然是存真。
像我這樣性格的一個人,我是頗有點自知之明的。我離一個社會活動家,是有相當大的距離的。我本來希望像我的老師陳寅恪先生那樣,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不求聞達,畢生從事學術(shù)研究,又決不是不關(guān)心國家大事,絕不是不愛國,那不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tǒng)。然而陰差陽錯,我成了現(xiàn)在這樣一個人。應(yīng)景文章不能不寫,寫序也推托不掉,春花秋月何時了,開會知多少,會也不得不開。事與愿違,塵根難斷,自己已垂垂老矣,改弦更張,只有俟諸來生了。
1995年3月18日
季羨林(1911.8.62009.7.11)
山東聊城人,東方文化研究專家、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
第一輯 讀書
開卷有益
我最喜愛的書
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
對我影響最大的幾本書
坐擁書城意未足
我的書齋
推薦十種書
藏書與讀書
我和北大圖書館
我和外國文學
漫談散文
我對散文的認識
散文的兩大類
中國散文與世界散文
1994 年我常讀的一本書
讀朱自清《背影》
我讀《蒙田隨筆》
我和東坡詞
第二輯 治學
研究學問的三個境界
我的學術(shù)研究的特點和范圍
我和外國語言
抓住一個問題終生不放
如何搜集資料
搜集資料必須有竭澤而漁的氣魄
如何利用時間
才、學、識
把學術(shù)還給人民大眾
關(guān)于義理、文章與考證
學術(shù)研究發(fā)展的軌跡
為考證辯誣
再談考證
我的考證
我的義理
一些具體的想法
廣通聲氣 博采眾長
模糊分析與綜合
談翻譯
研究、創(chuàng)作與翻譯并舉
漢語與外語
學術(shù)良心或?qū)W術(shù)道德
對待不同意見的態(tài)度
陳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胡適先生的學術(shù)成就和治學方法
第三輯 寫作
作文
寫文章
寫日記
文章的題目
我的處女作
我的第一篇學術(shù)論文
我在小學和中學的寫作經(jīng)歷
文以載道
沒有新意,不要寫文章
多讀一點中外文學作品
多注意身邊瑣事
語言混亂數(shù)例
慘淡經(jīng)營與信手拈來
怎樣寫散文
語言與文字
談?wù)劅捲?br />獲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