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 ![]() |
毗盧大藏經(jīng)
宋刻本《毗盧大藏經(jīng)》是我國佛教文化史上的珍貴遺產(chǎn),此藏經(jīng)雕于福州開元寺,也稱開元寺本大藏經(jīng)。此藏經(jīng)由福州開元寺僧人本明、本悟、行崇等發(fā)起募刻,并得到當?shù)匦疟姴炭〕、陳詢、陳靖、劉漸等的贊助;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開雕,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竣工。歷經(jīng)七代住持之不懈努力,終成大業(yè)。南宋紹興二十一年刻竣后,又在隆興二年(1164年)、乾道五至八年(1169-1172年)及淳熙三年(1176年)續(xù)刻數(shù)函。此后歷經(jīng)百余年滄桑,原經(jīng)板已有部分損壞,開元寺住持文迪和悟壁相繼募緣,又先后于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和元大德八至十年(1304-1306年)進行了兩次較大規(guī)模的補雕。全藏595函,1451部,6132卷,千字文編次“天”字至“頗”字!杜R大藏經(jīng)》印本流傳至今,國內僅見零星散本,現(xiàn)保存較全的印本多見于日本。1990年,福建省佛教協(xié)會曾自日本復印回整部《毗盧大藏經(jīng)》,限于當時制作技術及條件,采用B4紙復印,原經(jīng)折裝本改為平裝本!杜R大藏經(jīng)》的雕印和流傳過程反映了宋代佛教文化的繁榮和佛教經(jīng)典的傳播情況,為研究宋代佛教歷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獻資料。另外《毗盧大藏經(jīng)》對于深入理解佛教經(jīng)典的傳播、版本差異、以及佛教教義的演變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也為國內學者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材料,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和文獻資料價值。為便利國內版本研究及文獻的留存,此次出版,采用原大尺寸復制,最大限度保存原書的版本信息。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