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是一個有機體,可以改變它自己的結構和功能,只要還活著,年紀再大仍能不斷改變!吧窠浛伤苄浴笔墙谏窠浛茖W最大的突破,這個革命性的發(fā)現(xiàn),推翻了幾百年來認定“大腦在成年后不能改變”的看法。神經細胞可以重新生長、產生新聯(lián)結的現(xiàn)象,不但給心智有缺陷的人帶來希望,也給過去認為不可治療的大腦傷害帶來復原的機會,而且還讓我們看到健康大腦擁有的驚人適應力。
《重塑大腦 重塑人生》包含多個被認為無可救藥的病人身上發(fā)生的奇跡故事:
天生只有半邊大腦的米歇爾,重新組織她的腦,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工作
被認為是智障的楊通過大腦的訓練,現(xiàn)在能夠治療其他像她一樣的人
平衡感被藥物破壞的切爾茨,因為一頂奇怪的“帽子”,找回了平衡能力
盲人可以看見,智商可以提升,年老的大腦變年輕,痛苦的幻肢不痛了
中風病人恢復了原有的身體功能,腦性麻痹的孩子學會更優(yōu)雅地走路
憂郁和焦慮消失了,不良的性偏好改善了,困擾一輩子的個性也轉變了
道伊奇醫(yī)生帶我們進入一個奇妙的世界,讓我們發(fā)現(xiàn):
科學家可以發(fā)明儀器解讀人們的想法
癱瘓者可以通過思想控制計算機鼠標
思想可以開啟或關閉我們的基因,改變大腦的結構
任何人(包括老年人)都可以通過大腦訓練增進認知和知覺能力
用想象的方式,可以使自己變成一個運動員或是鋼琴家
通過閱讀《重塑大腦 重塑人生》,你將更了解愛與性的吸引、品位、文化和教育背后的運作模式。當下的每個經驗都在改變你大腦中的聯(lián)結,而這次閱讀將會永遠改變你對人的潛能和人性的看法。
奧利弗·薩克斯之后最會講故事的科學作家
神經可塑性領域不可取代的經典科普作品
講述該領域科學家及患者有趣迷人的奇跡故事
臺灣著名腦科學專家洪蘭翻譯導讀
美國著名醫(yī)學作家奧利弗?薩克斯、果殼網CEO姬十三強力推薦
《最強大腦》科學評審魏坤琳、安人心智科學總監(jiān)陽志平傾情作序
◆推薦序◆
■“最強大腦”的秘密
我與大腦有不解之緣。
人腦的工作方式以及人控制運動的方式,是我的專業(yè)領域。后來,我在《最強大腦》做科學評審時,見到了許多擁有“特異大腦功能”的選手,有一般意義上的“天才”,也有經過練習而后天養(yǎng)成的“達人”,還有身體有缺陷和障礙卻擁有正常人所不能及的特殊能力的“奇人”。在為他們的腦力贊嘆的同時,我也深知超強的大腦并非輕易可得。“用進廢退”是大腦的基本法則,即使天生腦力過人,通常也需要成百上千次刻苦的練習,才能在大腦中建立起新的、牢固的神經聯(lián)結。
閱讀本書,像是重溫了這些選手的故事,我可以在本書中找到和他們相似的人和故事,并深入了解他們大腦的秘密。例如心算天才、中國雨人周瑋,他有語言障礙、曾被診斷為智力障礙,卻在節(jié)目中解開了三道超復雜計算題,最終以滿分晉級下一輪。想了解他的大腦里發(fā)生了什么,可以從本書第2章主人公楊的故事中找到啟示:楊是一個從小就被貼上“智障”標簽的女人,她針對學習障礙者最弱的大腦部位和功能設計練習,不但實現(xiàn)了自我療愈,成了一名科學家和幫助者,而且開設了專門幫助學習障礙孩子的學校。還有:
80歲的老人可以在操作行動方面像50歲的人;只有一半大腦的女人基本上可以正常生活;語言障礙、自閉癥、注意力障礙都可以改進;奇怪的性偏好可以改變……
書中這些看似是奇跡,但都是真實的故事,讓我不禁深思,如果衰老的、先天不良的、受傷的大腦都可以如此,那么我們正常人的大腦又擁有多大潛力呢?很多人接受了坊間流傳的“科學觀點”(“成年以后大腦只能走下坡路了”,以及“老年人只能放任自己的大腦衰退”),這對成人的學習和發(fā)展、老人的大腦保健和康復是莫大的阻礙,對于整個社會而言,更是極大的腦力資源浪費。
我曾經在美國西北大學和芝加哥康復醫(yī)院進行博士后研究,深知神經可塑性的重要性。但是,在20世紀中葉以前,“大腦是可以改變的”,“神經細胞是可以再生的”,正如16世紀時的“日心說”,還不是人人皆知的“真理”,而是被強烈排斥和批判的“謬論”。同樣地,神經可塑性也有它的哥白尼、布魯諾和伽利略,你會在本書中看到巴赫?利塔、梅策尼希、陶伯、拉馬錢德朗、帕斯科-里昂、弗洛伊德、埃里克?坎德爾等神經可塑性先驅的故事。
梅策尼希在論文中花了好幾頁篇幅來說明成人大腦是有可塑性的,但是他的頂頭上司伍爾西在這部分畫了個叉,當這篇論文被刊登出來時,沒有一個字講到可塑性。
陶伯為了證明神經可塑性的存在而使用猴子做實驗,被動物解放組織告上法庭,甚至丟了工作。
弗洛伊德竟然是神經可塑性的先驅之一,他最大的貢獻就是發(fā)現(xiàn)了性可塑性的關鍵期。
諾貝爾獎得主埃里克?坎德爾曾經想從事心理分析治療,但是他的心理分析師朋友勸他去研究大腦、學習和記憶,因為如果要了解為什么心理分析會有效,這些基本的知識是需要的。
……
本書是講述神經可塑性的經典科普書,自出版以來,一直沒有其他書可以動搖它的地位。作者諾曼?道伊奇以其精湛的敘述技巧,將曲折的真人真事與科學知識融為一爐,渾然一體,既提供了知識和趣味,又傳達了意志和感動。書中的人和事充滿了矛盾與掙扎,雜糅了科學與奇跡,融合了希望與局限,讓你深刻意識到自己腦殼中這幾斤重的東西的微小變化和自己的性格、情緒、行為的深刻關系。
我認為,機械工業(yè)出版社華章公司現(xiàn)在將這部經典著作引入國內是一個最佳時機。中國人從來沒有像2014年這樣關注腦科學和大腦的可塑性,辨識物體、記憶、計算等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能力與大腦之間的聯(lián)系從未像現(xiàn)在這樣具體而生動地呈現(xiàn)在眼前。通過《最強大腦》,他們不僅認識到人類大腦擁有的驚人潛力,而且更進一步理解了大腦的工作原理,最重要的是,他們知道了超強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可以通過刻苦努力獲得,從這個角度來說,本書又是一本“非主流”的成功勵志書。
本書不僅讓我們理解神經可塑性的關鍵作用,更傳達了很重要的人生道理:正因為人腦可塑性極強,我們才更應該有意識地愛護和塑造自己的腦,建立積極導向的神經聯(lián)結,避免消極導向的神經聯(lián)結。
正是因為擁有神經可塑性,你需時刻謹慎行事,因為每個經驗都會在大腦中形成聯(lián)結,留下痕跡,例如本書中講述“成癮”的時候,告訴我們,一旦一日是酒鬼,就終身都是酒鬼,你很難消除掉你的大腦對酒的渴望。但又因為擁有神經可塑性,你要永遠懷抱希望,即使是再嚴重的先天問題(只有一半大腦),再深重的童年創(chuàng)傷(在嬰兒期就失去母親),再難以改掉的怪異習慣(喜歡精神不穩(wěn)定的女人),都是可以通過改變神經聯(lián)結的練習來重新塑造。
我衷心希望,“神經可塑性”這樣一個對于普羅大眾極其遙遠的專業(yè)名詞,會因為本書的傳播和擴散而廣為人知,教育、學習、成癮、愛情、心理治療、傷后康復,人類生活中每個日常的、關鍵的領域都能因此被重塑。
魏坤琳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博導,江蘇衛(wèi)視《最強大腦》科學評審
2014年12月10日
◆推薦序◆
■來自地球的神
2013年12月,美國度假勝地太浩湖之濱,正在舉辦一個頂級科學會議。一位小個子男人上臺演示自己團隊開發(fā)的程序,一群世界上最聰明的頭腦聚精會神,認真聆聽。他的程序事先并沒有任何具體游戲運行策略,只能像首次接觸游戲的小孩一樣:看到屏幕、控制游戲與知道自己得了多少分。他只是告訴程序,盡可能得高分。
演示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所有人都被震住了!該款軟件通過反復試錯,學會了三款經典游戲,甚至超過了專業(yè)玩家。對于這位小個子男人來說,演示的收獲是一張震驚世界的4億英鎊支票——谷歌一個月后以4億英鎊收購他成立才兩年的公司。他是誰?憑什么拿到這張支票?
他就是畢業(yè)于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神經科學家、DeepMind創(chuàng)始人戴密斯?哈薩比斯(DemisHassabis)。2007年,他與埃莉諾?馬圭爾(EleanorMaguire)教授合作,發(fā)現(xiàn)5位因為海馬體受傷而健忘的病人在暢想未來時也會面臨障礙。而馬圭爾教授正是當代神經可塑性研究的權威。
什么是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神經可塑性是指神經系統(tǒng)為不斷適應外界環(huán)境變化而改變自身結構的能力。傳統(tǒng)觀念認為,成年后腦細胞發(fā)育趨于停止。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感覺刺激及新技能學習促進大腦發(fā)展,即神經具備可塑性。例如馬圭爾研究發(fā)現(xiàn),因為倫敦路線復雜,所以倫敦出租車司機海馬體比常人更大。
哈薩比斯是一位天才,從小是神童,他的興趣跨越了游戲開發(fā)、神經科學、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他的人工智能研究也深受自己的神經科學研究影響。2007年,他對海馬體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大腦中與過去記憶有關的部位,對于規(guī)劃未來同樣至關重要。受益于此,再結合當下機器學習領域最熱門的深度學習(deeplearning)技術,他將人工智能往前推進了大大的一步。
通讀本書,我們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20世紀也有一位類似人物。他就是神經可塑性研究先驅保羅?巴赫-利塔(PaulBach-y-Rita)。他與哈薩比斯一樣特立獨行,也是一位跨越許多學科的通才,從醫(yī)學、心理藥物學、眼球神經生理學、視覺神經生理學到生物醫(yī)學工程。巴赫-利塔從不局限于一個領域,不懂就學。他發(fā)現(xiàn)父親中風后通過康復訓練恢復正常,因此開始對大腦的神經可塑性產生興趣。他質疑了當時神經科學的一個基本假設——大腦功能區(qū)域特定論(localizationism),而將人類大腦看作一個網絡結構:
大腦有許許多多神經回路,所謂神經回路就是一起做某個工作的神經元之間的聯(lián)結。假如某一條重要回路斷掉了不能通行,大腦就用其他小路來繞過它,以達到目的地。
正如巴赫-利塔所言,當我們視覺通道出問題了,我們可以嘗試換用其他通道(如觸覺)來代替眼睛。我們能否開發(fā)出一臺能讓盲人借助舌頭獲得視覺的機器呢?我們能否在20世紀技術不成熟的條件下,開發(fā)出人類第一臺富有科幻色彩的認知增強與感覺替代機器呢?巴赫-利塔與哈薩比斯一樣不斷挑戰(zhàn)人類智慧極限,他真的在20世紀開發(fā)出來了!
伴隨巴赫-利塔的努力,神經可塑性研究如今已從腦科學邊緣角落躍升為熱門。這本書就是一部神經可塑性研究傳記,介紹了該領域的各位先驅、翹楚及著名患者的故事。作者每一章圍繞一個神經可塑性的熱門話題,分別介紹了相關科學家及其背后的故事:如何進行觸覺代替視覺這樣的感覺替代;如何戰(zhàn)勝閱讀障礙與改善老人記憶力;如何通過經顱磁刺激提高人的心智能力;如何利用神經可塑性對抗抑郁癥;等等。種種看似科幻的技術,在作者筆下一一道來。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當面采訪了書中多數(shù)科學家。
其中,與我日常工作關系密切且熟悉的兩位,是第3章介紹的梅策尼希(MichaelMerzenich)與第8章介紹的帕斯科-里昂(AlvaroPascual-Leone)。梅策尼希是神經可塑性圈內的翹楚,他早年創(chuàng)辦致力于大腦教育的“科學學習”(ScientificLearning)公司,成功上市10余年后,又看到了歐美老齡化社會帶來的機遇,再次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辦了致力于提高老年人大腦能力、延緩認知老化的PositScience公司。PositScience公司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研究報告指出,60~87歲的老人,經過每天一小時、一周5天、持續(xù)8~10周的聽覺記憶訓練后,很多人將他們的記憶時鐘撥回了10年左右,有的人甚至可以撥回25年。我創(chuàng)辦的致力于認知增強的腦科學專業(yè)公司安人心智深受其啟發(fā),第一批產品同樣是針對老年人阿爾茨海默病早期預警、臨床診斷與認知增強。帕斯科-里昂也是著名腦科學專家,他是重復經顱磁刺激技術(repetitiveTMS,rTMS)開創(chuàng)者,TMS也是安人心智跟進與研發(fā)的認知增強設備與技術。
如今,神經可塑性研究已成為一個朝陽產業(yè)。靈敏大腦市場研究公司表明,2007年是歐美認知訓練興起元年;從2005年至今,美國認知訓練市場快速發(fā)展,每年新增上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并且誕生數(shù)家歐美上市公司。雖然這門產業(yè)還非常不成熟,部分公司掛羊頭賣狗肉,以致2014年10月20日,以美國斯坦福大學長壽中心為首的一些科學家,聯(lián)署一份《來自學界對于認知訓練產業(yè)的聲明》,指出了產業(yè)發(fā)展的一些問題。歷史不會重復,但總會押韻。閱讀過本書的讀者,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今天很多對神經可塑性的批評與當年對神經可塑性先驅巴赫-利塔的批評非常類似。
但我相信,我們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新一代大腦黑客技術已經誕生。過去MRI等腦成像技術只能讓你觀察大腦,現(xiàn)在光遺傳學(optogenetics)技術能打開或關閉神經元,Clarity技術能洗掉細胞膠質,讓大腦透明,CRISPR技術可以編輯基因,F(xiàn)在,你可以開始確定人腦幾千種不同類型的神經細胞功能,第一次研究情緒、記憶和意識來源。如果說人類登月計劃開啟了太空之旅第一步,繼人類登月計劃之后,投資巨大的人類腦計劃則將為人類登臨下一個宜居星球做好準備。受益于哈薩比斯與巴赫-利塔這類不斷挑戰(zhàn)人類智慧極限的跨界者,體力借助外骨骼,可以增強百倍,腦力借助增強現(xiàn)實頭盔等各類認知增強設備,可以擁有更好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乃至更完美的記憶與更快速精確的決策,我們就是登臨下一個星球的神。
一個新時代徐徐展開。你我將為能參與這個時代而激動。
陽志平,安人心智科學總監(jiān)
微博:http://weibo.com/ouyangzhiping
2014年12月18日
◆導讀◆
■每一個經驗都改變大腦的聯(lián)結
20世紀神經科學最大的沖擊就是擎天的兩個教條(大腦定型了不能改變;神經細胞死亡了不能再生)被推翻了。這個劃時代的改變對病人復健及教育觀念有重大影響,它顛覆了傳統(tǒng)上“大腦受傷了,一輩子就是如此了,不可能康復了”的觀念,也挑戰(zhàn)了過去“笨孩子不可教,只能去讀放牛班”的偏見。過去教改說每個孩子頭上都有一片天,現(xiàn)在,我們看到了實驗證據(jù),的確沒有不可教的孩子,F(xiàn)在的教育觀念是:假如這個孩子沒有學會,是這個老師沒有教對,因為老師沒有花時間找出孩子的長處,從他的長處切入。從大腦實驗看來,每個孩子的長處都不一樣,連雙胞胎大腦處理同一事情的活化量都不盡相同,所以沒有不可教的孩子。腦科學的進步徹底改變了教育的觀點和相應的政策,這也是我急切想把這本書介紹到中國來的原因。
我們的大腦一直不停地因外界刺激而改變里面神經回路的聯(lián)結,它是環(huán)境與基因互動的產物:我們的觀念會產生行為,行為又會回過頭來改變大腦的結構;先天(基因)決定某個行為,這個行為又會回過頭改變大腦。例如閱讀會改變大腦,文盲跟識字者在處理文字信息時,大腦活化區(qū)域不一樣。文字是5000年前的發(fā)明,是遠古祖先的時候所沒有的。有人說:人會閱讀是個奇跡。人的大腦并不是演化來閱讀的,所以不管是什么文字,大約都有6%的人不能閱讀(這叫失讀癥,英文是dyslexia)。在閱讀時,大腦基本上調動了很多原本做其他功能的區(qū)域來負責文字的處理,就好像現(xiàn)在負責辨識文字的區(qū)域原來是負責處理面孔的。一個有彈性的大腦就好像一個能干的家庭主婦,要燒菜,姜沒有了,用蔥代替;鹽沒有了,用醬油代替,它是以功能為取向的,相同功能的區(qū)域可以彼此代替。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經驗,你要開車到某處而主要道路斷了,你一開始會待在那里不知該怎么辦,然后你會找出高速公路未開之前的舊路,穿過農地,繞過斷橋,你走小路的次數(shù)越多,就越能找到更短的快捷方式來到達你的目的地。大腦的可塑性就是越常用的,聯(lián)結越強,不常用的就被荒草淹沒了。
從書中,讀者可以看到神經可塑性的先驅保羅?巴赫-利塔(PaulBach-y-Rita)為什么敢去挑戰(zhàn)神經學祖師爺雷蒙?卡哈的教條,去碰別人不敢去碰的神經可塑性領域,因為他不像大部分科學家那樣死守一個領域,他的領域很廣,既是醫(yī)生,懂得心理藥物學,又因研究的需要,自修弄通了眼球神經生理學、視覺神經生理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學等。凡是與研究主題相關的知識他都得會,所以他花時間去把這些領域弄通,造就他的背景知識廣博,這是他成功的原因。我們看到在科技整合的時代,沒有什么叫課內書、課外書,知識只分有用、無用,凡是研究要用到的都要知道,21世紀已經不再分領域了。這一點常讓我感嘆到現(xiàn)在我們還有門戶之見,不接受跨領域的觀念,什么系畢業(yè)的人就只能做什么事,若去做了別的事,就被批評為搶別人飯碗。事實上,只有跨領域,科學才會進步,因為知識是相通的,人是多方位的。如果巴赫-利塔不是跨這么多領域,他就不會去問:“眼睛對視覺是必要的嗎?沒有眼睛就看不到了嗎?耳朵對聽覺是必要的嗎?”這些挑戰(zhàn)傳統(tǒng)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問題,才打開了神經可塑性的大門,讓我們看到,其實看的不是眼睛而是我們的大腦,只要有方法把外界的信息送入大腦,沒有眼睛,大腦也可以看得到。科學上常說問對了問題,答案就出來了一半,只是能夠像他一樣敢問這些問題的人太少了。
我們的大腦一出生時是一個很粗略的簡圖,因為神經還未分化完成,當嬰兒生下來,眼睛開始東張西望,耳朵開始傾聽生活環(huán)境中的聲音時,外面的經驗就開始精致化這個簡圖,給輪廓添上枝葉,慢慢形成我們正常的大腦。老鼠剛出生時聽覺皮質是沒有分化的,它一半是對高頻率起反應,另一半對低頻率起反應。若在發(fā)展的關鍵期聽到某些特定頻率,大腦就會有某些細胞對這個頻率特別敏感,活化起來,久而久之,地圖就不再是兩大塊,而是變成很多區(qū)塊了。當每一個區(qū)塊都對某個聲音起反應,它的聽覺皮質就被分化了。這種“只要接觸到刺激就可以改變大腦”是學習關鍵期最主要的特色,有人認為自閉癥就是過早關掉了關鍵期,使他們的大腦地圖沒有完全分化,所以他們聽到一個頻率,全部的聽覺皮質就都活化起來,造成自閉癥或威廉氏癥的孩子聽力特別敏感,對我們認為是普通的聲音不能忍受,會用手把耳朵蓋起來,并且大聲喊叫以平衡掉外來的刺激。
我們過去都忽略了噪聲的傷害,最近有研究顯示在持續(xù)不斷噪聲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都很好動和吵鬧,在德國法蘭克福及美國芝加哥所做的研究都發(fā)現(xiàn)噪聲對孩子的智力有損害。研究者把剛出生的小老鼠放在白噪聲的環(huán)境中長大,過了關鍵期后去檢查它們的大腦皮質,結果發(fā)現(xiàn)大腦嚴重不正常,容易放電有癲癇。大腦掃描也發(fā)現(xiàn)皮質沒有分化完成時,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他們的大腦是一片混亂、嘈雜不堪。
從實驗中,我們看到大腦的可塑性跟多巴胺有關,多巴胺可以使達成目標的那個行為的神經回路固化,聯(lián)結得更緊。上癮就是這樣產生的,每一次使用毒品就會產生一種蛋白質ΔFosB,它會累積在神經元上,直到多到打開某個基因的開關;這個基因的打開或關閉會造成持久性的改變,所以即使戒掉毒品,這個改變也仍然存在,對大腦的多巴胺神經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有人說A片提供的是健康的快樂,使人從性的緊張中解放,其實A片提供的是上癮、耐藥性,它會降低快樂的感受。對A片上癮的人會渴望A片,卻不喜歡它,A片看久的人會覺得女友對他沒有吸引力,寧可看A片,也不去跟真人約會。
本書集合了最近10年來大腦研究的精華,讓我們看到一個行為發(fā)生的原因及可能的補救方法。例如我們每個人都有考試前“開夜車”、臨時抱佛腳的經驗,每個人也都有抱佛腳念的東西是現(xiàn)炒現(xiàn)賣、第二天考完就忘記的經驗。這個原因在于,臨時抱佛腳跟每天念書慢慢累積這兩種神經回路的改變是不同的。實驗者訓練一批盲人讀點字,盲人在上完一周課后,星期五的下午去到實驗室掃描大腦,休息一個周末后,星期一來上學時,先到實驗室掃描大腦再去上課。結果發(fā)現(xiàn)星期一的大腦地圖跟星期五的不一樣,星期五的大腦地圖都是快速的擴張,但是星期一又回到原來的基線。這個實驗做到6個月時發(fā)現(xiàn),這6個月中,每一次星期一的大腦地圖都回到原來的基線,6個月之后,星期一的仍然未變,但是星期五的大腦地圖仍在擴張,只不過不像過去那么快了。這里最重要的是,星期一的大腦地圖雖然在6個月之內一直沒有改變,但是6個月以后有了明顯的增大,一直到10個月時,進入高原期。這些盲人在學了10個月的點字后,休息兩個月,再回來上課,實驗者發(fā)現(xiàn),他們星期一的地圖跟兩個月前一樣,保持穩(wěn)定。這表示每天的練習會導致短期的改變,但是永久性的改變在星期一的地圖上才看到。星期五的改變是強化現(xiàn)有的神經回路,星期一的改變是形成全新的結構,是長新的神經聯(lián)結而不是聯(lián)結舊的!伴_夜車”是強化現(xiàn)有的神經聯(lián)結,如果要長久改變必須持續(xù)用功形成新聯(lián)結?鬃诱f的“溫故而知新”,現(xiàn)在在大腦中看到了神經機制。所以學習沒有一蹴而就之事,它是要下苦功的,我們的每一個經驗都在改變大腦的聯(lián)結。
我們的大腦就好像玩的黏土一樣,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改變黏土的形狀,假如你開始玩的黏土是正方形,然后你把它搓成圓球,雖然它仍然可以回歸正方形,但是它不再是原來的正方形,它里面分子的排列不一樣了。元宵節(jié)時吃湯圓,每顆湯圓外表都一樣,但是一咬下去就知道師傅搓揉的工夫,因為里面分子的排列不一樣。一個有精神病的人,即使行為被治愈了,他的大腦也不可能再回到他未發(fā)病前的狀態(tài)。因此我們大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非常小心,它會對孩子的大腦留下痕跡,更不要因為我們觀念的錯誤,一定要孩子上明星學校,光耀門楣,而把孩子推進精神病院,造成一輩子的遺憾。
最后有一點一定要指出的:臺灣地區(qū)一直受日本的影響,社會上流行著日本人說的右腦革命、右腦開發(fā)的謬論。在本書中,所有的科學家都指出在嬰兒發(fā)展的初期,大腦的兩邊是很相似的,核磁共振的片子顯示一開始時,聲音在兩個半腦處理,兩歲時,新奇的聲音才移到左腦去處理。我的兒子在8個月大時,給他聽中文的四聲聲調,他在右腦處理,一歲以后換到左腦,因為那時他已經知道這個聲音跟他的母語有關,但是外國人到了20歲還把四聲當物理音處理(當然對他們來說,它的確是物理音,所以在右邊)。我們的兩個半腦一開始時都能處理信息,慢慢地處理得好的開始獨攬,同時送出抑制指令,叫另一邊不要做,何必兩人都做同樣的事情呢?各自做所擅長的事即可。因此絕對沒有日本人七田真所說的“右腦先發(fā)展到3歲才長出腦梁到左腦去”的說法。有時,我很心急要把國外正確的知識介紹進來,因為腦與學習和教育的關系大家已經看到了,哈佛大學每年都在辦腦與學習的研討會,每年都有幾千名老師報名。但是有不肖商人看到這個商機,利用大家崇日(換成現(xiàn)代流行語叫哈日)的心態(tài),引進不正確的幼兒教育方式,不但大賺我們中國人的錢,而且殘害我們的幼苗。北歐國家老早就知道太早上學,孩子還未成熟就教寫字算數(shù)對孩子身心情緒發(fā)展不好,但是一些人一窩蜂地把三歲孩子送去學心算,學“潛能開發(fā)”,這是揠苗助長。本書所訪問的幾位腦科學家,如梅策尼希、帕斯科—里昂、格拉夫曼,都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他們的論文發(fā)表于《科學》《自然》等國際一流的期刊上,因此,他們的實驗結果是比較可信的。
“知識是力量”的前提是,知識必須是正確的知識,才會發(fā)揮力量。正確的知識被接受了,不正確的知識就無處容身,希望本書能帶給父母、老師、病人及所有人一些正確的大腦觀念,讓大家知道我們的大腦是如何運作才產生我們的行為,從而保護自己的大腦,讓大腦為我們工作得更久。
洪蘭
諾曼·道伊奇(NormanDoidge),醫(yī)學博士,精神科醫(yī)生、心理分析師,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分析訓練和研究中心教授和研究員,多倫多大學精神醫(yī)學系教授。在專業(yè)領域之外,他是一位暢銷書作家、評論家和詩人。他曾4次獲得加拿大國家雜志寫作金獎(Canada'sNationalMagazineGoldAward)。
洪蘭,臺灣著名教育家、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腦科學家、臺灣第一任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臺灣教育部終身學習推展委員會委員,翻譯了大量歐美優(yōu)秀的神經科學及腦科學相關著作,并撰寫教育類雜志專欄20年,出版著作一直暢銷寶島。
贊譽
推薦一“最強大腦”的秘密
推薦二來自地球的神
導讀
每一個經驗都改變大腦的聯(lián)結
前言
第1章
一個一直跌倒的女人……
第2章
為自己建構一個更好的大腦
第3章
重新設計大腦
第4章
喜好和愛的學習
第5章
午夜的復活
第6章
打開鎖住的腦
第7章
疼痛
第8章
想象力
第9章
把糾纏我們的鬼魂變成祖先
第10章
返老還童
第11章
比部分的總和還多
附錄A
文化塑造的大腦
附錄B
可塑性和理念的進步
盡善盡美性:利弊參半
從盡善盡美性到進步的理念
注釋和參考文獻
梅策尼希第一次窺視到成人大腦的可塑性是很偶然的。1968年完成博士學位后,他去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橋校區(qū)跟伍爾西(ClintonWoolsey)做博士后研究,伍爾西是潘菲爾的同學。伍爾西請梅策尼希指導兩位神經外科醫(yī)生保羅(RonPaul)醫(yī)生和古德曼(HerbertGoodman)。他們3個人決定看一下假如手的一條周邊神經剪斷了,然后又開始長時,大腦會是什么情形。
讀者需要知道我們的神經系統(tǒng)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中央神經系統(tǒng)(大腦和脊髓),這是整個神經系統(tǒng)的司令部,發(fā)號施令及控制的中心,當時人們以為這個部分是沒有可塑性的;另一部分是周邊神經系統(tǒng),它把信息從感覺器官的受體送到脊髓和大腦,也把信息從大腦和脊髓送達肌肉和器官。人們很早就知道周邊神經系統(tǒng)有可塑性,假如你不小心切斷了手的神經,它會再長出來。
每一個神經元有三個部分。樹突(dendrite)是長得像樹枝一樣的神經分支,它接收別的神經元送過來的信息。這些樹突都連到細胞體(cellbody)上,細胞體中有DNA,它維持這個細胞的生命。
最后一部分是軸突(axon),它像個電纜一樣,送出信息。軸突有各種長度(從大腦中的微電子顯微鏡才看得到的長度,到6英尺長的從腦通到腳的長度)。很多人把軸突比喻成電纜是因為它們會輸送電流,速度都很快(每小時2~200英里),把信息送到鄰近神經元的樹突上。
神經元可以接收兩種信號:使它興奮的和使它抑制的。假如一個神經元接收到足夠的興奮信號,它會送出它自己的信號。當它接收到足夠的抑制信號,就比較不可能發(fā)射或送出任何信號。軸突并沒有真正接觸到鄰近神經元的樹突,它們中間有一個很小的縫隙,叫作突觸(synapse)。一旦電流信號到達軸突終點時,它會引起一種神經傳導物質釋放到突觸,這個化學信使飄浮過突觸,到達鄰近神經元的樹突,使它興奮或抑制。當我們說這個神經元重新設定(rewire)它自己時,我們指的是突觸的改變,即加強、增加神經元之間的聯(lián)結或減弱、減少這些聯(lián)結。
梅策尼希、保羅和古德曼想要探索一個大家都知道但都不知其所以然的中央和周邊神經系統(tǒng)的互動情形。當一個大的周邊神經(有許多軸突)被剪斷時,有的時候,在重新長出來的過程中,神經元的軸突會交叉。當軸突依附到錯的神經元時,這個人會感覺到錯誤的功能區(qū)域,即明明碰觸的是食指,病人卻感覺是拇指。科學家對這個現(xiàn)象的解釋是在重新成長的過程中,神經被“洗牌”弄錯了,把食指的信息送到大腦地圖中大拇指的地方去了。
當時,科學家對大腦和神經系統(tǒng)模式的認知是身體皮膚的每一點都有神經,它把信息送到大腦地圖某一個特定的點,這個點是一出生就已固定的,所以大拇指的神經永遠是直接把信息傳到大腦感覺地圖大拇指的那一點上。梅策尼希他們接受“點對點”的大腦地圖模式,很天真地去記錄周邊神經重新洗牌后大腦內部會怎么樣。
他們很仔細地用微電極找出好幾只青春期猴子的手部大腦地圖,把連接到手的周邊神經剪斷,然后立刻把斷面縫得很接近,但是沒有真正密合,希望這條神經的許多軸突在神經重新生長時,會交錯連接。7個月后,他們重新繪制這些猴子的大腦地圖,以為會看到非常雜亂的大腦地圖,想不到新地圖幾乎完全正常,沒有像他們想象的碰觸食指會引起大腦地圖中大拇指部位的活化。
“我們看到的事情,”梅策尼希說,“太令人震驚了,我完全不理解。”它在大腦中仍是體內體外一對一呼應的排列,好像大腦把交叉的神經信號又重新整理回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