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學史講義稿》為作者五十多年來開始“中國史學史”課程的講義稿,生前屢次修訂,凝聚著作者畢生的教學成果和研究心得。本書是一本獨具見解和特色的高品質教材,在學界有著重要的學術影響。本書由朱維錚先生的弟子據遺存的手稿整理而成。
《重建現代性的三次浪潮》試圖論述康德、黑格爾和馬克思對現代性進行的三次批判和重建,以及他們之間復雜的思想聯系。盧梭、康德提出了以理性跨越自然、彰顯人道的現代性方案,構成了重建現代性的第1次浪潮。黑格爾綜合了康德的精神跨越性與古典經濟學對于社會的具體解釋,試圖以此建立由人類精神認識和掌控的社會生活,這是重建現代性的
《中國新史學之隱翼/相山學術叢書》聚焦于歐美史學在中國的傳播、中國學者的世界史研究、中國學者的歐美史學研究、臺灣地區(qū)的新史學這些中國新史學研究中通常容易被忽略的方面。 第一編,選擇梁啟超和李大釗作為傳播者的典型,論述他們對歐美史學的傳播,分析其共同的實證主義史學特征。選擇魯濱遜新史學派和年鑒學派作為被
黃展岳先生,是中國著名的考古學家。黃先生的考古建樹,主要集中在如下的幾個方面:先秦考古學研究、人牲人殉研究方面的研究、南越國尤其是南越國王墓葬研究等方面,此外黃先生在考古學術期刊的編輯等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本書是黃先生在南越國研究方面的論文匯集(其他方面的建樹均有專著的出版),本書的出版,對于南越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
《川大史學馮漢驥英文卷》為馮漢驥先生的考古學、歷史學相關論文集,收錄馮先生論文、論著共6篇/部,涉及中國古代宗親關系研究、婚嫁習俗研究、成都永陵考古研究、玉皇起源考、中國古代民間習俗考察、古代神話研究等論題,有極高的學術價值,結集呈現了馮先生的學術研究成果,也為目前及以后的考古、史學研究提供了便于查閱的文獻資料。
《岳麓書院藏秦簡數研究》稿是對岳麓書院藏秦簡《數》整理和研究的結果!稊怠肥切掳l(fā)現的材料,它的形成時間不遲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通過整理和研究《數》,發(fā)現了大量新材料,有助于我們了解中國早期數學和秦代的社會經濟、法律、軍事等方面的情況。書稿介紹了秦簡《數》的整理過程,對簡文進行了釋讀,轉寫出釋文。并從文字
古人所說的“人心”,是指多數人的共同心理,即群體心理!叭诵摹笔怯绊憵v史演變的一個重要因素。了解“人心”,也就能讓我們更清楚歷史。 《朱建軍作品系列:焦慮的中國人》選取中國歷史上的一些典型群體,從心理的層面,分析“人心向背”的各種因素以及這些因素對歷史軌跡的影響。通過分析特定群體的心理,梳理其心理活動的發(fā)展史,以此來
《北大史學》收錄中國史、世界史、史學理論諸方面的專業(yè)論文,以及書評、札記等,是一部高水平的學術研究刊物。本卷收錄論文涉及元明清風俗、近代制度研究、中世紀史學研究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學界對相關問題的新認識、新進展。
《孰言吾非滿族》從歷史人類學的角度,通過多點田野民族志和多視角的研究,闡釋了滿族從“滿洲”到“旗人”再到“滿族”的過程,并通過揭示“滿族”這個民族范疇的政治性與實利性,勾勒出具體的“滿族”圖像,回答了誰是滿族,他們如何認識自身的歷史,他們的認同依據是什么等一系列問題。
這本由亞當·弗格森、法尼婭·奧茲-薩爾茲伯格著的《文明社會史論》在對人性的討論基礎上進一步論述了蠻族的歷史、政治和藝術的歷史、腐敗和政治奴役等。第一部分論述人性的總體特征,第二部分講述蠻族的歷史,第三部分是政治和藝術史,第四部分是關于內政和商業(yè)技藝的進步帶來的后果,第五部分則是關于各民族衰落的相關內容,第六部分最后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