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是王陽明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集,“傳習”一詞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是王陽明與弟子的語錄,中卷里的書信出自王陽明親筆,下卷雖未經(jīng)本人審閱,但較為具體地解說了他晚年的思想!秱髁曚洝分匕l(fā)揚陽明心學,直到今天仍在當代儒家中仍有著深刻的影響。
★習主席九次強調(diào)知行合一,僅2014年半年內(nèi)就反復強調(diào)4次!★《傳習錄新解全譯本》是王陽明的論學語錄和書信集,通過講述王陽明思想的博大精深,為讀者剖析知行合一的無邊威力 ★“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既是陽明心學的核心,也是很適合初學者的門徑,本書由此入手,為普通人入門、理解和掌握陽明心學,一次梳理出了清晰易懂的完整體系!锷钊爰氈麻喿x本書,就能抓住陽明心學的關(guān)鍵,字句的隔閡將如庖丁解牛般迎刃而解,讀完以后如醍醐灌頂,從此不再困惑和猶豫,內(nèi)心寧靜而強大。
《傳習錄》是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語錄及論學書信的輯錄,是理解王陽明思想最重要的一本書,幾百年來一直流傳甚廣。“傳習”一詞,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
王陽明(1472-1528年),字伯安,號陽明,名守仁,余姚(今浙江)人,曾筑室故鄉(xiāng)陽明洞中,故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28歲中進士,任職于工部,后又擔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
正德元年(1506年),武宗朱厚照繼位,太監(jiān)劉瑾專權(quán),王陽明因得罪劉瑾被廷杖四十,隨后被貶為貴州龍場驛丞。正德三年,王陽明的思想發(fā)生了較大的轉(zhuǎn)變,逐漸背離了朱熹向外窮理的格物之說,開始遵循“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并在當?shù)貏?chuàng)立了龍岡書院。
劉瑾伏誅后,王陽明被召回中央,擔任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正德十一年,王陽明升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奉命鎮(zhèn)壓贛南農(nóng)民起義。正德十四年六月,他奉旨督兵討伐寧王朱宸濠在南京發(fā)動的叛亂。明世宗繼位后,王陽明被任命為南京兵部尚書參贊,封新建伯,后因遭到反對派的攻擊和排擠,于正德十六年到嘉靖六年這段期間一直過著退隱生活。
嘉靖六年五月,朝廷再次起用王陽明鎮(zhèn)壓廣西農(nóng)民起義。而后他興辦南寧書院,建立思田學校。兩年后,王陽明白因病重上疏請求回鄉(xiāng)養(yǎng)病,最終卒于歸途的江西南安舟中。
在學問之本上,王陽明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之說,認為事物的道理或規(guī)律離不開對心的體察。他認為離開人的天賦良知,也就無所謂萬物,當然,這個“無所謂萬物”是針對個體的人說的。一個人的良知就好比一面鏡子,當鏡子存在時,萬物都能因此顯現(xiàn)其中;當鏡子不存在時,萬物即便存在,但對于那個人而言也是不存在的。
在認識論上,王陽明主張“致良知”與“知行合一”,認為學問之道無他,就是人對自己良知的體察。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規(guī)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能夠達本心的良知,也就達到了對真理的認識。再看“知行合一”,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不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理論聯(lián)系實踐,而是說知與行本身就是一體的。以知為行,認為知是行的先導,行是知的體現(xiàn),知是行的開端,行又是知的完成。他認為能行才是真知,不能行就是不知。
王陽明的心學糾正了程朱理學的煩瑣流弊,將學者從無止境的埋首訓詁中解放了出來,形成了具有鮮明特點的陽明學派。朱子所認為的“格物致知”,是要求學者通過外物去最終明了人心的全體大用。而王陽明認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耙庵倔w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爸笔侨诵谋居械模皇且驗檎J識了外物才有的。這個知便是“良知”。在他看來,朱子的“格物窮理”說是將心與理剖析為二了。由此可見,王陽明的“心即理”的主張?zhí)岢,也是有修養(yǎng)的成分在其中的,并非如今人們所說的只是為了獲得知識性的見解。王陽明的心即理的思想既有我們今天一般意義上所說的本體論的含義,也有存養(yǎng)天理的修養(yǎng)實踐。
王建軍,號“引車賣漿”,瑞士維多利亞大學工商管理博士(DBA),山外山教育(Group)董事長,浙江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主講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特聘教授,香港亞太繼續(xù)教育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阿里巴巴“百家講壇”簽約講師,清華、北大、復旦大學總裁研修班指定“團隊建設(shè)與領(lǐng)導力”導師,浙江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高端培訓年度優(yōu)秀教師,2015年中國創(chuàng)新課程杰出培訓師,2015年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學院*受學員歡迎講師。
主要著作:《管理者的六驅(qū)動力》《提高團隊執(zhí)行力的58條職業(yè)法則》《領(lǐng)導有道管理有術(shù)》《王陽明:如何找回你強大的內(nèi)心》《曾國藩:成大事者不糾結(jié)》。
卷上
徐愛錄
陸澄錄
薛侃錄
卷中
錢德洪序
答顧東橋書
答周通書
答陸原靜書(一)
答陸原靜書(二)
答歐陽崇一
答羅整庵少宰書
答聶文蔚(一)
答聶文蔚(二)
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
卷下
陳九川錄
黃直錄
黃修易錄
黃省曾錄
錢德洪錄
黃以方錄
輾轉(zhuǎn)刊行錢德洪跋
《傳習錄新解全譯本》:
正之問曰:“戒懼是己所不知時之工夫,慎獨是己所獨知時之工夫,此說如何?”
先生曰:“只是一個工夫,無事時固是獨知,有事時亦是獨知。人若不知于此獨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處用功,便是作偽,便是‘見君子而后厭然’。此獨知處便是誠的萌芽。此處不論善念惡念,更無虛假,一是百是,一錯而錯。正是王霸、義利、誠偽、善惡界頭。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木澄源,便是立誠。古人許多誠身的工夫,精神命脈,全體只在此處,真是莫見莫顯,無時無處,無終無始,只是此個工夫。今若又分戒懼為己所不知,即工夫便支離,便有間斷。既戒懼,即是知,己若不知,是誰戒懼?如此見解,便要流入斷滅禪定。”
曰:“不論善念惡念,更無虛假,則獨知之地,更無無念時邪?”
曰:“戒懼亦是念。戒懼之念,無時可息。若戒懼之心稍有不存,不是昏聵,使已流入惡念。自朝至暮,自少至老,若要無念,即是己不知,此除是昏睡,除是槁木死灰!
譯文
正之問:“戒懼是自己不知而別人知道時的功夫,慎獨是只有自己知道而別人不知道時的功夫,這種說法正確嗎?”
先生說:“二者只是一個功夫。無事之時固然是只有自己知道,但有事之時也是只有自己知道。人們?nèi)绻欢诖霜氈牡胤接霉Ψ,只在人所共知處用功夫,就是虛偽,這就是《大學》里說的‘見君子而后厭然’。這個獨知處用功正是誠意萌芽處。此處不管善念惡念,都沒有虛假,一對百對,一錯百錯。這也正是王與霸、義與利、誠與偽、善與惡的分界點。能夠在這里立穩(wěn)腳跟,就是正本清源,就是立定誠意。古人許多誠身的功夫,其精神命脈全部匯聚在這里,真是不見不顯,無時無處,無始無終,只是這個功夫。倘若又把戒懼當成自己所不知的,功夫就會支離,也就有間斷。既然感到戒懼,那就是自己知道,如果自己不知,又是誰在戒懼呢?這樣的主張,又會使人陷入佛教的斷滅禪定里去了!
正之說:“無論是善念還是惡念,毫無虛假,那么,自己獨處時就沒有無念的時候了嗎?”先生說:“戒懼也是念。戒懼的念頭,沒有止息的時候,然而,如果戒懼之心稍有放失,人不是昏聵糊涂,就是流于惡念。從早到晚,從小到老,如果沒有念頭,那就是自己沒有知覺,這樣的話,除非是昏睡,除非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了!
評析
慎獨的意思很好理解,那就是在獨處的時候,或者在某個自己知道而別人不知道的地方有所警惕。那戒懼是不是就是別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時候表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呢?其實并非如此,如果自己不知道,就不會感受到戒懼。有感覺,說明自己也是知道的。戒懼、慎獨都是使自己保持警惕的意思。人心是一顆活物,只要醒著,就沒有所謂無念的時候,無念只有人睡著了,或者形同槁木的人才會真有。而有念就要使自己有所戒懼,不然就會淪為昏聵糊涂,陷入惡念之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