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石,也是大學生快樂學習的基本保證。本書在積極心理學理念的指導下,從大學生怎樣學習、生活、戀愛、與人交往等實際問題出發(fā),把目光投向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以成長為核心,注重提升自我教育與自我完善的能力。
當代大學生具有開闊的視野、積極向上的進取心和富有個性的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通過多種形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苯逃吭2011年下發(fā)的《普通高等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對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確的要求。2016年8月,習近平同志在全國衛(wèi)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要加大心理健康問題基礎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規(guī)范發(fā)展心理治療、心理咨詢等心理健康服務。”全國各高校也陸續(xù)開設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這對我們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本書根據教育部下發(fā)的《普通高等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文件精神,涵蓋了心理健康知識和自我意識、人際交往、人格發(fā)展、情緒調節(jié)、戀愛和性心理、挫折應對、學習心理、心理咨詢和危機干預等主題,共九章。從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現實出發(fā),緊密聯系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內容通俗易懂,理論分析到位,案例翔實豐富,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實踐性。
本書的編寫分工如下:徐英杰編寫第一、三、七、八章,翁秀琴編寫第二章,陳愛平編寫第四、五章,洪慧貞編寫第六、七章。全書由徐英杰和鄭春華負責統(tǒng)稿。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學院各級領導給予了高度關懷和鼎力相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受能力和水平的限制,本書難免存有疏漏、不足之處,懇請專家和廣大師生批評指正!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節(jié)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和影響因素
一、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大學生是一個充滿朝氣的群體,他們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情感豐富,對自我認識進一步深入,自我意識日趨成熟與完善。大學生人際交往增多,社會適應能力增強。一些大學生還建立了較穩(wěn)定的戀愛關系。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使他們在人際交往中體現出如下特征。
。ㄒ唬┙煌匀烁衿降葹榛A
人與人交往的基礎是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礎上的,平等的觀念早已深人人心。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已基本成熟,因此,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過程中應把平等的交往作為繼續(xù)交往的基礎。
。ǘ┙煌鶎ο、范圍、內容、方式的開放性
大學生思想活躍、情感豐富,他們?yōu)榱烁玫卣J識社會、適應社會,在人際交往中大都采取積極的心態(tài),積極主動地與他人進行交往,能以主動開放的姿態(tài)面對現實社會。
大學生交往對象從過去的同學、教師擴大到社會的各個層面。交往的范圍也從寢室、班級、學校擴大到社會各領域。交往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的,志同道合的學習伙伴、無話不談的好友、細心體貼的男(女)朋友是大學生追求的目標。交往方式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體現出交往方式的多樣性。隨著大眾傳播媒介的迅猛發(fā)展,為大學生在傳統(tǒng)的交往方式基礎上,又增加了許多新興的內容,無線通信工具——手機、電子郵箱、微信、微博等被當代大學生廣泛應用。新交流方式的使用,打破了傳統(tǒng)人際交流的時間、空間限制,使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具有更大的開放性。
。ㄈ┙煌膯渭冃
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與中學階段相比較,有了一定的實用性和功利性,但是主體上還是以情感性、精神性為主。人們常說“同學友誼最珍貴”就體現了這一點。在人際交往中,他們多數以合得來作為交往的準則,對自己朋友的期望值較理想化,易用理想化的標準來衡量朋友。
二、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因素
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因素,既有內在的心理因素,也有外在的家庭、學校、社會等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ㄒ唬﹤性特征
大學生的個體能力、性格、品德等個性特征,是構成人際吸引的重要因素。心理學家奧爾波特經過研究發(fā)現,人際吸引力最重要的成分是人的內在屬性,如涵養(yǎng)、幽默、禮貌等,第二是形體的特點,第三是個人表現出的特殊行為,第四是個人的角色地位引起的他人的愛慕與尊敬。
(二)距離因素
鄰近性是指如果其他條件相同,人們在時空上越接近,雙方交往和接觸的機會就越多,彼此間就越容易形成密切的人際關系。俗語說“遠親不如近鄰”。這說明時空距離是形成密切的人際關系的一個重要條件。
。ㄈ┫嗨菩砸蛩
所謂相似性,包括年齡、學歷、興趣、愛好、態(tài)度、容貌等方面的類似性或者共同性,具有上述某方面相似性的人容易成為朋友,建立密切關系。俗語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與人若有共同的態(tài)度與價值觀,不但容易獲得對方的支持與共鳴,同時也容易預測對方的感情與反應傾向,在交往過程中彼此容易適應,從而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ㄋ模┬枨蠡パa性因素
所謂互補是指人的個性表面的差異,由內在的共同的觀點或看法來彌補;パa實際上是一種主觀的需要或動機。有時兩個性格不相同的人卻相處得很好,并成為好朋友,這就是由于雙方都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都想利用對方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需要。
。ㄎ澹﹤人形體、才能與專長等因素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一個人的長相、穿著、儀表、容貌、體態(tài),往往是構成人際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初次交往的第一印象中。大學生比較崇拜和羨慕有真才實學的人。一般說來,一個人的才能出眾或有某方面的特長,對別人就有一種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