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承載著我們祖先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其內涵豐富并包含著樸素的系統(tǒng)論、控制論和信息論內容,孕育著很多現(xiàn)代醫(yī)學和生物學的新理論、新學說的胚胎和萌芽。正是這些寶貴精髓賦予了它強大的生命活力。
本書包括藥膳概論及一般藥膳食療知識、藥膳用藥物、藥膳用食物、常見疾病用藥膳。如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肝臟病、腸胃病、更年期綜合征、肺臟病、孕產婦疾病、前列腺炎等藥膳。每個藥膳有配方、功效、制作方法,還有部分圖片,讀者一看就懂、就會做。該書既有古方,又有創(chuàng)新,深入淺出,理論聯(lián)系實際,內容豐富多彩,圖文并茂。相信該書將會成為您的朋友。
彭銘泉,1933年出生于重慶市。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學院本科畢業(yè)。中醫(yī)藥膳教授,1980年開始從事中國藥膳科研工作,其代表作有:《中華飲食文庫》叢書中《中國藥膳大典》,為國家“八五”重點圖書(1999年);《中國藥膳學》獲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獎;《中國藥膳大全》(1987)
前言
壹 藥膳學概論
第一節(jié) 什么是藥膳
第二節(jié) 藥膳的特點
一、辨證論治施膳
二、藥膳是保養(yǎng)脾胃的佳品
三、重視藥膳性味與五臟的特定關系
四、藥膳形是食品性是藥品
第三節(jié) 藥膳學分類
一、按藥膳研究方向分類
(一)藥膳配藥學
(二)藥膳炮制學
(三)藥膳烹調學
(四)藥膳管理學
二、按藥膳治療作用分類
(一)保健強身類
(二)治療疾病類
(三)抗老益壽類
三、按藥膳制作方法分類
(一)燉
(二)燜
(三)煨
(四)蒸
(五)煮
(六)熬
(七)炒
(八)鹵
(九)炸
(十)燒
(十一)煮粥
(十二)藥酒
(十三)飲料
第四節(jié) 藥膳對臟腑的治療
一、藥膳對心的治療
二、藥膳對肝的治療
三、藥膳對脾的治療
四、藥膳對肺的治療
五、藥膳對腎的治療
六、藥膳對胃的治療
七、藥膳對大小腸的治療
第五節(jié) 藥物、食物性味對五臟的關系
第六節(jié) 五宜五補與四季五補
一、五宜五補
二、四季五補
貳 藥膳用原料
叁 常見藥膳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