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質(zhì)(全國知名校長、天才數(shù)學家陳杲之父陳錢林沉淀30年的教育精華:中小學教師培訓經(jīng)典用書、父母自修必備)
定 價:52 元
《教育的本質(zhì)》是一本讀了馬上可以用、讀到的人都覺得相見恨晚的好書,全國知名校長、“牛爸”陳錢林把自己執(zhí)教30多年,做校長近20年,以及如何培養(yǎng)“牛娃”的經(jīng)驗、理念總結梳理成體系,分享給教師與父母。 在陳校長看來,東方教育重學科基礎,西方教育重素養(yǎng)基礎,而他的探索,則兼顧“學科”與“兒童”。以他培養(yǎng)的龍鳳胎“牛娃”為例,他們在東方教育模式下是優(yōu)秀的,在西方教育評價體系中同樣是優(yōu)秀的。他在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方面的探索,對處在從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軌的中國教育有著很大的啟示,堪稱教育探索與實踐的典范。 陳錢林既是優(yōu)秀校長,又是優(yōu)秀家長,這一獨特身份,使他講述的關于“教育的本質(zhì)”的思想與理念,無論對教師,還是對父母,都更具吸引力和說服力。相應地,《教育的本質(zhì)》這本書既是教師的進階寶典,又是父母提高自我修養(yǎng)的上好選擇。
1. 來自全國知名校長、優(yōu)秀家長的教育啟示,適合家教,也適合學校教育
2. 一本讀了馬上可以用、讀到的人都覺得相見恨晚的好書
3. 全國知名校長、“牛爸”陳錢林執(zhí)教30多年,做校長近20年,培養(yǎng)“牛娃”的經(jīng)驗和理念
4. 從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zhuǎn)軌的典范性探索與實踐
5. 中小學教師培訓用書、全國教育改革現(xiàn)場會用書
追尋教育的本質(zhì) 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學?我們的教育從哪里來?將到哪里去?做教師的,有必要思考這些原點問題。 我從事教育35年,近幾年,感覺把教育看得通透。我認為,教育的本質(zhì),是培育健全人格;教學的本質(zhì),是引導個性化學習。 教育從哪里來?上溯到古代,《說文解字》中解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薄坝B(yǎng)子使作善也!苯逃怨啪鸵杂藶槟康。教學,古代的形式是個別教學,強調(diào)“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近30年來,隨著信息社會來臨,東西方文化互相影響。世界基礎教育有兩種模式:東方教育以學科為中心,重學科基礎;西方教育以兒童為中心,重素養(yǎng)基礎。我國教育從20世紀80年代重“雙基”,到第八次課程改革重“三維”,到當前重“核心素養(yǎng)”,實質(zhì)上是從“學科中心”走向兼顧“學科”與“兒童”。 當前,我們的教育處于應試教育向素養(yǎng)教育的轉(zhuǎn)軌期?陀^地說,局部還處于狂熱的應試教育中。社會變革巨大,家長對過去生活的獲得感、成敗感,對未來的不確定帶來的迷茫與焦慮,都反映在教育上,教育變得極其功利。面對升學的誘惑,他們正如一群饑餓的人撲到面包上。重智輕德,重灌輸、重大量刷題,幾乎所有的人都對這種現(xiàn)象不滿意,但當自己的孩子入學,卻又馬上卷入應試教育的大潮,推波助瀾。 教育將到哪里去?往后30年,將走向“學科”與“兒童”兼顧的素養(yǎng)教育,會在學科共性的“有意義”和學習個性的“有意思”之間尋找平衡點,會逐步形成中西合璧(偏東)模式。為什么我強調(diào)“偏東”?在我國,教育模式如果不符合東方文化傳統(tǒng),比如說教學質(zhì)量不高,就不符合國情,就沒有生命力。 放眼更遠的未來,隨著小康社會進程完成,當勞保福利足以讓人們高枕無憂,當優(yōu)質(zhì)教育基本滿足需求時,教育終究會回歸育人的本質(zhì)。同時,隨著小班化教學施行,以及學習渠道的多元化拓展,教學也將逐步回歸個性化學習的本質(zhì)。 做校長近20年,我一直追尋教育本質(zhì)。 理念方面,從瑞安安陽實驗小學聲名遠揚的“尊重教育”,到碧桂園實驗學校集大成的“個性化教育”,實際上都是人格教育的模式。 實踐方面,我于2002年創(chuàng)新的“星卡”評價,一直隨著我到溫州市區(qū)、杭州省城,以及廣東省,在全國有上千所學校推廣;于2007年創(chuàng)新的學科自主作業(yè),同樣一直隨著我,也在全國產(chǎn)生廣泛影響。前者是追尋教育本質(zhì)的載體,后者是追尋教學本質(zhì)的載體。 我的許多教育措施,都是從本質(zhì)上來思考、來設計的。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創(chuàng)新基礎教育的中國模式已初露端倪。未來已來,新時代需要更多思想家型、實踐家型教師。好在年輕教師的學歷越來越高,未來充滿希望。 教師的成長,需要專業(yè)引領。我經(jīng)歷過眾多培訓,也組織過許多教師培訓。我也是受歡迎的校長、班主任、名師培訓班的客座專家。我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當前中小學教師培訓的主導,是高校教授的理論?陀^地說,肯定有好處, 只是大多數(shù)一線教師并不認同和喜歡。在理論與實踐之間,缺一座橋梁。我一直嘗試做橋梁式校長,一直希望把理論與實踐打通,把中西方教育打通,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打通。十幾年來,我勤于筆耕,在全國期刊發(fā)表論文近百篇。我對教育本質(zhì)的探索,特別是將冷冰冰的理論簡化為樸素的思想和可操作的方法,受到廣大中小學教師的好評,文章被全國媒體大量轉(zhuǎn)載。有人評價我是全國文章被轉(zhuǎn)載最多的教育者之一。 我曾設想,退休后整理一本通俗易懂的教師培訓用書,不至于讓教師讀幾頁就束之高閣;不需要把深奧的理論搬來弄去,而能讓人輕易地領悟教育的本質(zhì),并且馬上學以致用。我想,這也算對基礎教育做點好事,對教師做點好事。感謝劉睿銘老師,力邀我將好事提前,并且把書稿推薦給天地出版社張萬文副社長。于是,借本次防疫居家時間,我整理了本書。 本書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本質(zhì)的探索。第二部分是教學本質(zhì)的探索。我想,教師也是家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在“道”的層面是相通的,所以,將深受家長歡迎的家庭教育文章編進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是對專業(yè)成長的思考,以及我個人從普通教師成長為名校長個案的回顧,希望能激發(fā)教師做名師的志向,希望有助于設計成長路徑。 這是一本適合中小學教師的培訓用書。每篇文章都是深思熟慮的思想成果或經(jīng)過驗證的實踐成果。我認同魯迅先生“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的觀點,所以,文中少有人云亦云的正確的廢話。相信教師通讀之后,會特別有收獲。 這也是一本適合中小學生的家長閱讀的書。入選的家庭教育文章,以及談自學、談育人方法的文章,對家長同樣會有所啟迪。 感謝曾經(jīng)的師長、領導,沒有你們悉心的指導,我對教育的認識肯定依然愚鈍。感謝我曾經(jīng)的同事,在共同創(chuàng)業(yè)中給我?guī)頊嘏、啟示和智慧。感謝閱讀、轉(zhuǎn)發(fā)我文章的教師、家長與媒體朋友,讓我體味到教育者的職業(yè)幸福感。 因水平限制,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陳錢林,全國知名校長,資深家庭教育專家。原浙江省政府第八屆督學,長三角第七屆zuiju影響力校長。 從事教育30多年,做校長近20年,陳錢林對教育生態(tài)整體十分了解。從新校到老牌名校,從公辦到民辦,從縣城到市區(qū)到省城,從長三角地區(qū)到珠三角地區(qū):他一直追尋教育的本質(zhì)。 陳錢林悉心研究家庭教育,自己的龍鳳胎均獲世界名校博士學位,其中兒子陳杲14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女兒陳杳16歲經(jīng)層層選拔考入南方科技大學首屆教改實驗班。擁有成功家庭教育經(jīng)驗的他,曾在《人民教育》《中小學管理》《中小學德育》《南方都市報》、騰訊教育、今日頭條、浙江新聞網(wǎng)等媒體開辟“陳錢林說家教”專欄。其教育文章樸素而有思想含量,被全國媒體大量轉(zhuǎn)載。 除撰寫大量文章外,他還出版專著3種,主編教育叢書近30本。其中專著《家教對了,孩子就一定行》入選“2015年影響教師的100本書”。
第一部分 教育的本質(zhì)是培育健全人格,重精神成長 1.我看核心素養(yǎng) 2.人格才是最核心的素養(yǎng) 3.尊重孩子獨立的“江湖” 4.習慣是人格的根基 5.人的成功80% 取決于情商 6.幸福是教育的終極目標 7.環(huán)境對孩子成長產(chǎn)生重要影響 8.“星卡”評價讓孩子輪流做英雄 9.懲罰,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藝術 10.體藝教育,愛好比特長更重要 11.勞動教育的短板需要盡快補上 12.學生活動,不一定看上去很精彩 13.教育,僅靠賞識是不夠的 14.從班干部輪換制到AB 崗小組合作自主管理/ 066 15.閱讀的價值不是學知識,而在于引領精神成長 16.做孩子精神成長的引領者 17.兒童教育要有哲學思維 第二部分 教學的本質(zhì)是引導個性化學習,重自學 1.每位教師都是課程實施的主角 2.課堂不必追求熱鬧,重在學生收獲多少 3.分數(shù)拔尖不一定就好 4.勤學自學好習慣,從引導家庭制定作息時間表開始 5.自主作業(yè),讓減負與提質(zhì)成為可能 6.與家長圍繞學科自主作業(yè)對話 7.最高明的學習是自學 8.語文居家自學,重聽說讀寫 9.數(shù)學也可自學,適合超前學習 10.英語自學,既可拓展學習也可超前學習 11.科學自學,拓展、探究、超前學習都適合 第三部分 家庭教育的本質(zhì)是育人為先,重自律、自學、自立 1.家庭教育也是父親的重要事業(yè) 2.自律、自學、自立,把龍鳳胎送進世界名校的秘密 3.除了“成功學”,我們能給孩子的最大財富是什么? 4.在玩耍中開發(fā)智力 5.這樣做游戲,孩子越玩越聰明 6.孩子不獨立、自私、太乖、貪玩,我有招兒 7.這樣立規(guī)矩,孩子更有自制力 8.想培養(yǎng)人見人愛的高情商孩子嗎? 9.這些行為可能會破壞孩子的探究欲望,千萬不能做 10.再忙也要了解孩子興趣培養(yǎng)的誤區(qū) 11.多讀書多看報,少追分數(shù)多聊聊 12.把藝術教育等同于特長技能培訓,可就錯大發(fā)了! 13.志向比智力更重要 14.不想讓孩子變成“女漢子”“男妹子”,怎么培養(yǎng)性格? 15.決定孩子命運的“自主選擇權”,怎么給? 16.怎么把遇到的挫折變?yōu)槌砷L的機會? 17.把穩(wěn)穩(wěn)的幸福,親手交給那個小孩兒 18.表揚不驕傲,批評不抵觸,秘訣您知道嗎? 19.為什么對孩子說的話老不管用?原來提要求有講究 20.這樣營造家庭環(huán)境,孩子一定有出息 21.簡單說教孩子煩,有情有境笑開顏 22.怎樣恰當?shù)叵蚝⒆觽鬟f長輩的期望? 23.好的家教,要給孩子強大的精神力量 第四部分 好教師要與孩子共成長,修人品、善學習 1.教師與專業(yè)成長 2.師德如風:記我的三位班主任 3.風雨兼程讀書路 4.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教育觀 5.我的教育思想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