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演進、制度變遷與效率考量:中國證券市場的近代化之路
定 價:30 元
- 作者:尹振濤 著
- 出版時間:2011/11/1
- ISBN:9787100085694
- 出 版 社:商務印書館
- 中圖法分類:F832.51
- 頁碼:354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32開
研究近代中國證券市場不是“發(fā)思古之幽情”,而是力求在總結前人成敗得失的基礎上吸取經驗教訓!稓v史演進、制度變遷與效率考量:中國證券市場的近代化之路》以新制度經濟學為分析框架,對近代中國證券市場進行剖析,以還原歷史本月貌。
尹振濤,1980年生,山東青島人,經濟學博士,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F(xiàn)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法律與金融監(jiān)管研究基地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金融法治、金融監(jiān)管和金融史等。在《經濟學動態(tài)》、《中國人口科學》、《中國經濟史研究》等核心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主持省部級課題3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項及多項省部級重點課題研究。
第一章 導論
一、現(xiàn)實意義與理論意義
二、文獻綜述與簡單評述
三、理論邏輯與內容說明
第二章 近代中國證券市場產生的動因分析
第一節(jié) 近代證券市場產生的制度需求分析
一、良好示范作用之正比效應:股份制的引進與華商附股現(xiàn)象
二、股份公司數(shù)量之正比效應:洋務運動推動下的新式股份制企業(yè)的發(fā)展
三、社會剩余資本之正比效應:投資者群體的形成與投資需求的旺盛
四、信貸融資能力之反比效應:新式銀行未成規(guī)模與舊式金融機構力量單薄
第二節(jié) 近代證券市場產生的成本與收益分析
一、近代證券市場產生的預期成本
二、近代證券市場產生的潛在收益
第三節(jié) 意識形態(tài)與近代證券市場的產生
一、傳統(tǒng)文化與證券市場的基本關系
二、矛盾與沖突: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近代證券市場
三、借鑒與融合:證券思想萌芽與近代證券市場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誘致性制度變遷主導下的近代中國證券市場
第一節(jié) 初級行動團體的努力
一、初級行動團體的第一輪努力:上海平準股票公司和公平易公司
二、初級行動團體的第二輪努力:茶會交易與上海股票商業(yè)公會
三、初級行動團體的第三輪努力: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和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
四、初級行動團體的非正式制度供給:證券投資思想
第二節(jié) 次級行動團體的出現(xiàn)
一、晚清政府發(fā)行公債的動因與概況
二、北洋政府發(fā)行公債的動因及概況
第三節(jié) 次級行動團體的制度供給
一、次級行動團體的第一輪制度供給:《公司律》與《公司條例》
二、次級行動團體的第二輪制度供給:《證券交易所法》及附屬法規(guī)
三、次級行動團體的第三輪制度供給:北京證券交易所
四、次級行動團體的第四輪制度供給:《交易所監(jiān)理官條例》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強制性制度變遷主導下的近代中國證券市場
第一節(jié) 產權理論、國家理論與制度變遷中的政府行為
一、產權理論與政府行為
……
第五章 近代中國證券市場的外在效率及參與者行為
第六章 近代中國證券市場的內在效率及價格波動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同時,梁啟超還認為公債可以增加國家稅收,彌補財政赤字,他指出:
國家欲得正確之收入,必恃租稅,租稅者,所以應經常費之用也。夫募集公債之目的,雖本籍以支辦臨時費,及其已募得之后。而按年派息,則經常費隨而增矣,使其公債而屬于定期定額償還之種類,則派息之外,再加以逐年償本,經常費益隨而增矣,而此所新增之歲費,其財源非求諸租稅焉而不可得
也;蛩韫珎弥谏a事業(yè),則其事業(yè)所生之利益亦足以增國家之歲入。①
同理,當股票作為有價證券流通之后,“循環(huán)轉運于市面,使金融活潑而無滯也”,由于“其為物至靈活而富于伸縮力,即便于公司,復便于股東,而尤便于社會之金融”。鑒于有價證券的重要性,梁啟超呼吁效仿西方模式建立國人自己的證券交易所,并建議:
我國人現(xiàn)在雖不知懋遷公司為何物,然非有股份懋遷公司,則公債斷無從辦起。而欲使一國商業(yè)交通便利則商品懋遷公司,亦不可少。其必須設法獎勵,殆無疑義。計全國應設懋遷公司之地不下五十市,每市設株式懋遷公司一所,商品懋遷公司二所。②
梁啟超在其1910年出版的《敬告國中之談實業(yè)者》中主要探討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