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 序
2018年1月中旬,福建教育出版社成知辛編輯來電,邀請我編寫一本反映外國教育史研究進展的著作?紤]到這本書的主題過于專業(yè)、讀者面不大,因此,我建議不妨把選題擴大,組織編寫一套反映教育學科各重要學科領域近幾十年研究進展的叢書。成編輯欣然同意,并與我商議由我策劃,并聯(lián)系落實各分卷主要負責人。經(jīng)過一個月左右的努力,到2018年2月下旬,申報選題、確定分卷主要負責人等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從2018年3月開始,各分卷開始編寫工作。到2019年8月底,已有數(shù)卷相繼完成。按計劃,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出版,并在今后一兩年內(nèi)出齊。這便是當代中國教育學術史叢書的由來。
這套叢書所涉及的學科領域既包括現(xiàn)行學科目錄教育學一級學科之下的十個二級學科、公共事業(yè)管理一級學科之下的教育經(jīng)濟與管理,包括部分院校自設的二級學科(如教師教育、教育政策與法律、農(nóng)村教育、民族教育等),也包括部分二級學科下的重要學科方向(如教育基本理論、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德育研究等)。
負責叢書各分卷編寫工作的學者分別來自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寧波大學和湖州師范學院等高校。他們都具有長期從事教育學科研究的經(jīng)歷,熟悉本學科和學科領域的學術進展,均為本學科或?qū)W科領域具有廣泛學術影響的著名學者。
總序編寫這套叢書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對教育學科各重要學科領域?qū)W術史的回顧,為從事教育研究的教學科研人員提供更為專業(yè)的線索清晰的學術史料參考,為教育專業(yè)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相關課程、選擇閱讀書目和確定研究選題提供必要的指導。因此,這套叢書的讀者定位確定為:高等院校和教育科研機構的教學科研人員;各級各類教育機構管理人員和教育工作者;教育專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人員;熱心教育研究的社會各界人士,等等。第二,通過扎實的文獻研究,對教育學科各重要學科領域開展較為完整和系統(tǒng)的學術史梳理,全面、充分地回顧和審思中國教育研究近七十年(尤其是近四十年)的變化進程,為進一步挖掘中國教育研究及其變遷的規(guī)律奠定基礎。第三,更為重要的是,編者們希望藉由叢書的編寫,在教育學界逐步形成一種尊重前人研究成果、注重學術傳承的風氣,以進一步確立嚴格的學術規(guī)范,推動教育研究的長遠發(fā)展。
在中國,專業(yè)的教育研究發(fā)端于清末民初。百余年來,中國的教育研究事業(yè)篳路藍縷,歷經(jīng)坎坷。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中國教育的改革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不斷深入,教育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人員規(guī)模不斷擴大,成果產(chǎn)出大幅增加,規(guī)范意識顯著增強,學術資源逐漸豐富,學術交流日益活躍,如此等等。另一方面,在教育研究事業(yè)凱歌行進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zhàn)。
教育研究如何有效地應對來自方方面面的挑戰(zhàn),固然有多種可能的途徑和方法,但不論怎樣,學術史的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具有基礎性和戰(zhàn)略性意義的重大選項。
在我國的教育研究中,長期以來存在的一個根深蒂固的頑疾是,輕視乃至忽視學術史研究的意義,誤以為學術史研究只是課題論證的一部分或?qū)ρ芯可M行學術訓練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對成熟的學者則不適用。因此,在大量的教育研究工作中,研究者很少對研究主題產(chǎn)生的知識背景(或知識譜系)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很少系統(tǒng)地梳理國內(nèi)外同行在同一個主題上已經(jīng)開展的研究工作,分析同行業(yè)已提出的研究結論,并對結論做出中肯的評判。由此造成的突出印象是,在這些研究者的成果發(fā)表之前,似乎沒有人討論過(甚至哪怕只是涉及)這個主題,這個主題似乎是全新的。研究者本意是借此說明自己所從事的研究工作的價值,殊不知這反倒說明這項研究工作缺乏必要和充分的基礎,而缺乏足夠的前期基礎的研究很難取得真正意義上的知識進步。諸多教育研究成果之所以常給人缺乏厚重深邃而顯得單薄膚淺之感,原因之一就是研究者缺少認識問題的縱深感,而這種縱深感既源于學者個體的知識積累,也基于學科本身業(yè)已生成的深厚的學術積淀和學術傳統(tǒng)。
由于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如果要就中國教育學界研究的某一個主題(例如素質(zhì)教育或?qū)W生課業(yè)負擔等等)進行學術史梳理,那將是一項非常艱難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在關于同一個主題的不同論述中,往往很難發(fā)現(xiàn)同一個時期不同學者研究成果之間的關聯(lián)(至少很少有學者明確闡明自己的研究與之前相關研究的關聯(lián)),更不容易尋找到不同時期不同學者對同一個主題的研究成果之間的聯(lián)系和差別。由此造成的困難是,人們雖然可以了解哪些主題曾經(jīng)得到了研究,但很難確切地知道是哪位學者初提出了這個問題,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教育學界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前后經(jīng)歷了哪些階段,運用了哪些研究方法,有什么不同的觀點和主張,這些觀點和主張之間的邏輯關系是什么,對該問題的研究取得了什么進展,等等。
創(chuàng)新源自繼承。事實上,無論從事何種主題的研究,只有在全面深刻地吸收、借鑒和批判前人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尋找到有待繼續(xù)挖掘和探索的研究問題,才有可能開展新的、有意義的研究工作,才有可能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上不斷拓展和深化認識,才有可能切實地推動知識的進步。就教育研究而言,通過梳理不同學科領域重要主題研究的演變過程,厘清不同時期和不同學者對相關主題研究結果的相互關系,不僅有助于判斷教育研究本身的進展、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有助于不斷形成學術積淀,夯實學科的基礎,而且有利于逐步建立教育研究的學術傳統(tǒng),形成牢固的學術規(guī)范,保障教育研究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少制造些意見,多生產(chǎn)點知識關于教育研究規(guī)范化問題的評論》等文中,作者已對相關問題做了初步討論(參見《教育科學研究》,2018年第1期)。此處無非借題發(fā)揮,稍作補充。
在叢書各分卷陸續(xù)付梓之際,首先要感謝各分卷負責人和他們領導的編寫團隊。他們的精誠合作、積極參與和辛勤勞作,使叢書能按時、保質(zhì)出版。
感謝福建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感謝成知辛編輯和他的編輯團隊為叢書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勞。
張斌賢
2019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