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食糧》是紀德的散文集。紀德游歷北非和意大利之后,以路上的漫游為線索,以虛擬的女神為傾訴對象,抒發(fā)人生感懷,糅合傳統(tǒng)的短詩、頌歌、旋曲等形式寫成的一連串富有詩意的斷想。紀德蔑視傳統(tǒng)道德,提倡個人行為自由,尤其強調(diào)人對自然對人生的強烈感受,并以這種感受作為精神食糧。
1.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代紀德表作品之一,紀德起死回生后的精神獨白
2.這是一本尋求解脫的書。它給疲憊、忙碌的生活一點精神的力量
3.知名翻譯家李玉民法語直譯,未刪節(jié)全譯本,木心、劉亞仁、陳綺貞推薦
4.精心整理了紀德生平事跡 數(shù)張珍貴照片 一萬字譯后記 精美書簽,全方位解讀紀德
5.紀德被譽為二十世紀的歌德, 是二十世紀法國文壇上獨特、重要、受贊頌的作家
6.他是薩特、加繆等文學(xué)家的精神導(dǎo)師,其思想影響了西方整整三代人
7.薩特評價道:紀德為我們活過的一生,我們只要讀他的作品便能重活一次。
8.內(nèi)外雙封面設(shè)計,內(nèi)文采用高品質(zhì)純質(zhì)紙,版式疏朗,閱讀舒適
譯后記
一
法國二十世紀作家中,若問哪一個最活躍、最獨特、最重要、最容易招惹是非,又最不容易捉摸,那恐怕就非安德烈·紀德莫屬了。
有哪個作家活著的時候能夠做到,讓右翼和左翼的正統(tǒng)者聯(lián)合起來反對他呢?又有哪個作家死的時候還能夠做到,人們老大不樂意還得寫悼念他的文章,將重重尷尬與怨恨編織成獻給他的花圈呢?
同那些虛偽的、思想狹隘而令人作嘔的悼念文章相反,薩特和加繆所寫的紀念文章則顯示出感情的真摯,認識深刻而評價中肯。
薩特在《紀德活著》一文中寫道:思想也有其地理:如同一個法國人不管前往何處,他在國外每走一步,不是接近就是遠離法國,任何精神運作也使我們不是接近就是遠離紀德……近三十年的法國思想,不管它愿意不愿意,也不管它另以馬克思、黑格爾或克爾凱郭爾作為坐標,它也應(yīng)該參照紀德來定位。
加繆在《相遇安德烈·紀德》一文中則寫道:紀德對我來說,倒不如說是一位藝術(shù)家的典范,是一位守護者,是王者之子,他守護著一座花園的大門,而我愿意在這座花園里生活……向我們真正的老師獻上這份溫馨的敬意是理所當然的。對他的離去,一些人散布的那些無恥讕言,無損于他的一根毫發(fā)。當然,那些專事罵人的人至今對他的死仍狺狺不休;有些人對他享有的殊榮表現(xiàn)出酸溜溜的嫉妒,似乎這種殊榮只有不分青紅皂白地濫施才算公正。
兩位大師從不同的立場與認識出發(fā)(尤其薩特能站在與紀德的分歧之上),不約而同地向紀德表示了敬意,這就從兩個方面樹立了榜樣,表明不管贊成還是反對紀德,只有透徹地理解他,才有可能公正地評價他在法國文壇的地位和影響。
然而,漫說透徹,就是理解紀德又談何容易。別的先不講,拿諾貝爾文學(xué)獎評審委員會來說,就曾以不同的態(tài)度對待羅曼·羅蘭和紀德,這正是基于對紀德的深刻不理解。
羅曼·羅蘭(18661944)和安德烈·紀德(18691951)生卒年代相近,都以等身的著作經(jīng)歷了二十世紀上半葉,算是齊名的作家。然而,羅曼·羅蘭于一九一五年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xué)獎,紀德還要等三十二年之后,到一九四七年,在七十八歲的高齡才獲此殊榮,是因其內(nèi)容廣博和藝術(shù)意味深長的作品這些作品以對真理的大無畏的熱愛,以敏銳的心理洞察力表現(xiàn)了人類的問題與處境。
其實,紀德的重要作品,到了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絕大部分都已經(jīng)發(fā)表,主要有:幻想小說《烏連之旅》(1893)、先鋒派諷刺小說《帕呂德》(1895)、散文詩《人間食糧》(1897)、小說《背德者》(1902)、日記體小說《窄門》(1909)、傻劇《梵蒂岡的地窖》(1914)、日記體小說《田園交響曲》(1919)、小說《偽幣制造者》(1926)、自傳《如果種子不死》(1926)。此后,紀德雖然還發(fā)表了大量的戲劇作品、游記、日記和通信集,但是他的主要文學(xué)創(chuàng)作活動到一九二六年就告一段落了,人稱文壇王子的地位已經(jīng)確立,當然也就無愧于獲獎的那段評語了。但是,諾貝爾獎的評委們還要花上二十多年的時間,才算弄懂了紀德。
的確,紀德的一生和他的作品所構(gòu)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現(xiàn)代的迷宮。
通常所說的迷宮,如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克里特島迷宮,人進去就會迷路,困死在里面。忒修斯是個幸運者,他闖進迷宮,殺死了牛頭怪彌洛陶斯,不過也多虧拉著阿里阿德涅的線團,才最終走出來。
然而,紀德的迷宮則不同,它不僅令人迷惑,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特點:一般人很難進入。他的每部作品,都是他這座迷宮的一道窄門;他的許多朋友、絕大部分讀者,從這種窄門擠進去,僅僅看到一個小小的空間,只好帶著同樣的疑惑又退了出來。至于他的敵人,往往連窄門都闖不進去,只好站在門口大罵一通了。
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無論為友為敵,還是普通讀者,大都未能找見連通這些作品的暗道密室,未能一識紀德整座迷宮的真面目?死锾貚u迷宮中有牛頭怪,紀德迷宮中有什么呢?
紀德迷宮中,有的正是紀德本人。
換言之,紀德筆下的神話人物忒修斯進入的真正迷宮,正是紀德本人。
二
紀德生于巴黎,是獨生子,父親是法律學(xué)教授,為人平易隨和,讀書興趣廣泛,往兒子幼小的心靈播下了愛好文學(xué)的種子。母親本家是魯昂的名門望族,十分富有,安德烈·紀德一生衣食無憂,在庫沃維爾有莊園,在巴黎有豪華的住宅,全是母親留給他的遺產(chǎn)。紀德早年體弱多病,異常敏感好奇。不幸的是他十一歲時,性情快活、富有寬容和啟迪精神的父親過早辭世,只剩下凝重古板、生活簡樸并崇尚道德的母親,家庭教育失去平衡。母親盡責(zé)盡職,對兒子嚴加管教,對他的行為、思想,乃至開銷,看什么書,買什么布料,都要提出忠告。直到一八九五年母親去世,紀德才擺脫這種束縛的陰影,實現(xiàn)他母親一直反對的婚姻,同他表姐瑪?shù)氯R娜結(jié)合,時年已二十六歲了。
紀德受到清教徒式的家庭教育,釀成了他的叛逆性格,后來他又接受尼采主義的影響,全面揚棄傳統(tǒng)的道德觀念,宣揚并追求前人不敢想的獨立和自由。紀德自道:我的青春一片黑暗,沒有嘗過大地的鹽,也沒有嘗過大海的鹽。紀德沒有嘗到歡樂,青春就倏忽而逝,這是他擺脫家庭和傳統(tǒng)的第一動因:我憎恨家庭!那是封閉的窩,關(guān)閉的門戶!他過了青春期才真正煥發(fā)了青春,要擁抱一切抓得到的東西,表現(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在懂得珍惜的時候,能獲得第二個青春,應(yīng)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尤為難能可貴的是,紀德身上久埋的青春激情,一直陪伴他走完一生。
被稱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經(jīng)的《人間食糧》,正是作者這種青春激情的宣泄,是追求快樂的宣言書:
自然萬物都在追求快樂。正是快樂促使草莖長高,芽苞抽葉,花蕾綻開。正是快樂安排花園和陽光接吻,邀請一切存活的事物舉行婚禮,讓休眠的幼蟲變成蛹;再讓蛾子逃出蛹殼的囚籠。正是在快樂的指引下,萬物都向往最大的安逸,更自覺地趨向進步……
《人間食糧》充斥著一種原始的、本能的沖動,記錄了本能追求快樂時那種沖動的原生狀態(tài);而這種原生狀態(tài)的沖動,給人以原生的質(zhì)感,具有粗糙、天真、鮮活自然的特性。恰恰是這些特點,得到了青年一代的認同。長篇小說《蒂博一家》的《美好的季節(jié)》一章中,有一個情節(jié)意味深長:主人公發(fā)現(xiàn)了《人間食糧》,說這是一本你讀的時候感到燙手的書。紀德成為那個時代青少年最喜愛的作家(莫洛亞語),正是因為他的作品道出了青少年的心聲。
莫洛亞還明確指出:那么多青少年對《人間食糧》都狂熱地崇拜,這種崇拜遠遠超過文學(xué)趣味。青年加繆看了紀德的《浪子回家》,覺得盡善盡美,立即動手改編成劇本,由他執(zhí)導(dǎo)的勞工劇團搬上舞臺演出。的確,青少年在紀德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尋求文學(xué)趣味之外的東西,是紀德直接感受事物,直接感受生活的那種姿態(tài)。紀德甚至要修正一個著名的哲學(xué)命題我思,故我在,代之以我感知,因此我存在,將直接感受事物的人生姿態(tài),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大多數(shù)人總是這樣考慮:我應(yīng)當感受到什么?而紀德時時在把握:我感受到什么?他的感官全那么靈敏,能突然同時集中到一個點,集中到一個事物上,將生命的意識完全化為接觸外界的感覺,或者,將接觸外界的感覺完全化為生命的意識。他將各種各樣的感覺,聽覺的、視覺的、嗅覺的、味覺的、觸覺的,全都匯總起來,打成一個小包,如紀德所說:這就是生命。同樣,紀德將感受事物的戰(zhàn)栗,化為表達感受的戰(zhàn)栗的語句,這就是用生命寫出來的作品。讀紀德的作品,最感親切的,正是通過戰(zhàn)栗的語句,觸摸到人的生命戰(zhàn)栗的快感?梢哉f紀德著作的主旋律,就是感覺之歌、快樂之歌、生命之歌。
紀德認為,在人生的路道上,最可靠的向?qū)В褪撬挠盒南邓姆,無處不家,總受欲望的驅(qū)使,走向新的境地……應(yīng)當指出,早在童年和少年時期,紀德就特別迷戀《一千零一夜》和希臘神話故事,他雖然受母親嚴加管教的束縛,但還是能經(jīng)常與阿里巴巴、水手辛伯達為伴,與尤利西斯、普羅米修斯、忒修斯為伴,在想象中隨同他們?nèi)ッ半U、去旅行,從而形成了他那不知疲倦的好奇心。進入第二個青春期,他那種好奇心就變成層出不窮的欲望。他同欲望結(jié)為終身伴侶。他一生擺脫或放棄了多少東西,包括家庭、友誼、愛情、信念、榮名、地位……獨獨擺脫不掉欲望。欲望拖著他到處流浪,將半生消耗在旅途上,尤其是北非,不知去過多少趟,甚至幾度走到生命滅絕、唯有風(fēng)和酷熱猖獗的沙漠:
黃沙漫漫的荒漠啊,我早就該狂熱地愛你!但愿你最小的微粒在它微小的空間,也能映現(xiàn)宇宙的整體!微塵啊,你還記得什么是生命,生命又是從什么愛情中分離出來的?微塵也希望受到人的贊頌。
而且,直到去世的前一個月,已是八十二歲高齡的紀德,還在安排去摩洛哥的旅行計劃?梢,紀德同欲望既已融為一體,就永無寧日:一種欲望滿足,又萌生新的欲望,層出不窮地轉(zhuǎn)生。他在旅途上,首先尋找的不是客店,而是干渴和饑餓感,也不是奔向目的地,而是前往新的境界,要見識更美、更新奇的事物,尋求更大的快樂:下一片綠洲更美,永遠是下一個。他的旅途同他的目的地之間,隔著他的整整一生。他隨心所欲,要把讀他的人帶到哪里?讀者要抵達他的理想,他的目的地,就必須跟隨他走完一生。
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18691951),法國著名作家,1947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得者。
紀德廣泛關(guān)注宗教、愛情、家庭、性、政治等各類問題,熱烈歌吟解放與自由,是整個現(xiàn)代西方文學(xué)史、思想史上具有爭議的人物之一。批評法國當局,抨擊殖民制度,引發(fā)媒體論戰(zhàn),為罪犯爭取生存環(huán)境。反對法西斯主義,譴責(zé)極權(quán)統(tǒng)治,主張打破一切禁錮人性的清規(guī)戒律。1947年,紀德以78歲高齡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
其著述頗多,作品兼容并蓄,風(fēng)格迥異,包括自然主義、象征主義、唯美主義、荒誕主義。
主要作品有《窄門》《背德者》《人間食糧》《田園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