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采購與供應管理(原書第15版)
本書對采購與供應管理領域進行了全面介紹,既保持了一貫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本書從戰(zhàn)略管理、電子商務、績效衡量、環(huán)保政策等多個角度探討了從供應商到*終用戶之間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一體化管理對整個供應鏈低成本、高效能運作的重要意義。書中附有大量案例,可為讀者分析和解決問題提供參考。
本書既可作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購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yè)本科生、MBA和研究生的專業(yè)課教材,也可作為物流等相關領域從業(yè)人員的工作用書。
供應已經(jīng)成為企業(yè)維持生存與獲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采購與供應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供應鏈績效不但影響到企業(yè)的運營與財務狀況,也影響到企業(yè)的聲譽。將供應鏈在全球范圍內(nèi)拓展到發(fā)展中國家,賦予供應商和供應部門新的責任,不僅需要對環(huán)境、社會、政治和安全等問題進行監(jiān)管,還會對它們產(chǎn)生一些影響。因此,當今供應經(jīng)理的職責不僅在于提高供應鏈效率并降低成本,還需要在供應鏈中尋找競爭優(yōu)勢。成本控制與改進是其中的一個挑戰(zhàn),增加收益是另一個。供應組織不僅要改善企業(yè)的資產(chǎn)負債,提高企業(yè)利潤,還要改進企業(yè)團隊中其他成員的工作績效。供應網(wǎng)絡中的上下級內(nèi)部關系和知識管理體系需要與外部市場相匹配,以確保組織的運營和戰(zhàn)略需求能夠在未來的市場中得到滿足。采購和供應管理的樂趣在于其巨大的挑戰(zhàn)性及實現(xiàn)卓越貢獻的機會。
80多年以來,本書及之前的版本為采購與供應管理事業(yè)而不斷改進,基于供應和供應商必須有效地為組織目標及戰(zhàn)略做出貢獻這一信念。 自本書第14版出版以來,供應領域發(fā)生了很多事情。管理信息系統(tǒng)和技術的不斷進步為提高供應效率與效益提供了新的途徑。安全、環(huán)境和透明度方面的新要求以及尋找有意義的供應指標,進一步使世界各地的供應經(jīng)理所面臨的挑戰(zhàn)復雜化。因此,在第15版中我們做出了一些改進和更新。第一,新版本中增加了供應鏈管理的最新理論與最佳實踐;在適當?shù)牡胤,采用了真實案例與當前的研究現(xiàn)狀來說明關鍵點。第二,供應鏈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快速持續(xù)地變化,包括云計算的發(fā)展。為此,本書做了相應的更新,其中第4章做了大量的修改。第三,幾個新出現(xiàn)的重要問題,包括可持續(xù)性、全球供應鏈管理風險的挑戰(zhàn)以及協(xié)同問題。本書對這些問題都做了介紹。最后,本書更新了近1/3的案例,涉及談判、外包、風險管理與可持續(xù)性等主題。本書中的40多個現(xiàn)實的供應鏈案例,有助于從業(yè)者將最新的研究和理論應用于這一領域,幫助其解決所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發(fā)現(xiàn)機會,制定決策。 在第15版中,我們進一步強調(diào)了供應決策這一重點。本書的章節(jié)按照采購流程的順序安排。供應決策標準分為三類:①戰(zhàn)略標準;②戰(zhàn)術標準;③其他標準。第三類標準考慮了資產(chǎn)負債表和利潤表、各種風險、環(huán)境以及日益相關的社會因素。合理的供應決策面臨更加復雜的挑戰(zhàn)。 自近40年前第6版以來,米歇爾·R.利恩德斯(Michiel R. Leenders)一直是本書作者。作為毅偉商學院運籌學教授,半個多世紀以來,米歇爾一直是供應領域的領先者之一。米歇爾著有其他3本采購書籍,為毅偉采購經(jīng)理人指數(shù)的創(chuàng)始總監(jiān),發(fā)表了一系列文章,并在國際會議上做了大量報告。2003年,米歇爾獲得國際采購和材料管理聯(lián)合會的最高研究榮譽—漢斯·奧福爾宮(Hans Ovelgonne)研究獎。米歇爾沒有參與到這一版本的修訂工作中,但其過去的工作對這本書依然有很大的貢獻。 本書源于許多人的努力,他們的研究和創(chuàng)作擴展了這個領域的知識。因此,感謝學術界同人推動了供應管理理論的發(fā)展;感謝眾多從業(yè)者,證明了理論在現(xiàn)實中可行與否,并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感謝案例撰寫人員的努力,這一版中近1/3的案例都是新的。 案例貢獻者如下:Carolynn Cameron,Garland Chow,Jorge Colazo,Jenni Denni-ston,Dominque Fortier,Manish Kumar,Glen Luinenberg,Eric Silverberg,Dave Vannette與Marsha Watson. 教師和學生的輔助資料參見本書網(wǎng)址:www.mhhe.com/johnson15e。為了安全,教師輔助資料設有密碼。 任何文本的創(chuàng)作過程,都比作者認識到的還要復雜。感謝McGraw-Hill Education出版公司的Christina Kouvelis,Kaylee Putbrese,Michelle Valenti,Jane Mohr,Dheeraj Chahal以及其他人員,他們將我們的努力轉(zhuǎn)化為可閱讀的書。 感謝毅偉商學院院長鮑伯·肯尼(Bob Kenney)以及同事們的支持! 感謝美國供應管理學會在供應管理教育持續(xù)改進方面對我們的幫助! P.弗雷澤·約翰遜 安娜·E.弗林
作者簡介
前言 第1章 采購與供應管理1 1.1 采購與供應管理2 1.1.1 供應管理術語3 1.1.2 供應與物流3 1.2 組織供應支出的規(guī)模與財務意義4 1.3 供應的貢獻6 1.3.1 供應對運營和戰(zhàn)略的貢獻7 1.3.2 供應的直接和間接貢獻7 1.4 組織的本質(zhì)10 1.5 供應工作的任職資格與供應協(xié)會13 1.6 挑戰(zhàn)14 1.6.1 供應鏈管理15 1.6.2 績效測量15 1.6.3 風險管理15 1.6.4 可持續(xù)性15 1.6.5 供應職責的增加和影響力15 1.6.6 對組織成功的有效貢獻16 1.7 本書內(nèi)容的組織16 本章小結17 復習題與討論題17 參考文獻17 案例1-1 丹尼斯頓香料公司17 案例1-2 埃麗卡·卡森19 第2章 供應戰(zhàn)略20 2.1 戰(zhàn)略規(guī)劃層次20 2.2 制定供應目標與戰(zhàn)略的主要挑戰(zhàn)21 2.3 供應管理戰(zhàn)略規(guī)劃22 2.4 風險管理22 2.4.1 運營風險23 2.4.2 金融風險23 2.4.3 聲譽風險23 2.4.4 供應風險管理23 2.4.5 企業(yè)環(huán)境24 2.5 戰(zhàn)略組成部分24 2.5.1 是什么24 2.5.2 質(zhì)量26 2.5.3 有多少26 2.5.4 誰27 2.5.5 什么時候27 2.5.6 什么價格27 2.5.7 在哪里27 2.5.8 如何做27 2.5.9 為什么28 本章小結28 復習題與討論題28 參考文獻29 案例2-1 斯巴達換熱器股份有限公司29 案例2-2 薩博公司31 案例2-3 福特汽車公司:統(tǒng)一業(yè)務框架32 第3章 供應組織35 3.1 供應管理的目標36 3.2 供應管理的組織結構38 3.2.1 中小型組織38 3.2.2 大型組織39 3.2.3 集中型與分散型供應結構39 3.2.4 混合型供應結構40 3.2.5 供應職能的專業(yè)化41 3.2.6 直接支出與間接支出的結構43 3.2.7 供應組織變革管理43 3.3 組建供應組織44 3.3.1 首席采購官44 3.3.2 匯報關系46 3.4 供應活動和責任46 3.4.1 采購什么46 3.4.2 供應鏈活動47 3.4.3 參與類型48 3.4.4 參與公司活動48 3.4.5 行業(yè)類型對供應活動的影響48 3.5 供應團隊48 3.5.1 領導與管理團隊49 3.5.2 跨職能供應團隊49 3.5.3 其他形式的供給團隊50 3.6 聯(lián)盟52 本章小結53 復習題與討論題53 參考文獻53 案例3-1 艾奧瓦升降機公司54 案例3-2 蘭伯特馬丁汽車系統(tǒng)公司56 第4章 供應流程與技術59 4.1 供應管理流程60 4.1.1 戰(zhàn)略與目標的一致性60 4.1.2 確保流程的法規(guī)遵從性61 4.1.3 信息流62 4.1.4 供應流程步驟62 4.2 提高供應流程的效率與效果71 4.2.1 供應流程圖71 4.2.2 戰(zhàn)略性采購支出71 4.2.3 非戰(zhàn)略性采購支出72 4.3 信息系統(tǒng)和供應流程76 4.3.1 信息系統(tǒng)技術效益76 4.3.2 ERP系統(tǒng)77 4.3.3 云計算與供應鏈77 4.3.4 電子采購系統(tǒng)79 4.3.5 電子或在線目錄80 4.3.6 電子數(shù)據(jù)交換80 4.3.7 市場81 4.3.8 在線反向拍賣82 4.3.9 射頻識別84 4.4 供應影響84 4.5 政策和程序手冊85 本章小結86 復習題與討論題86 參考文獻86 案例4-1 齊蒙礦業(yè)公司87 案例4-2 東方制藥有限公司88 案例4-3 波特蘭公交公司90 第5章 自制或外購、內(nèi)包、外包93 5.1 自制或外購93 5.1.1 自制的原因95 5.1.2 外購的原因95 5.1.3 自制或外購的灰色地帶96 5.2 分包96 5.3 內(nèi)包和外包97 5.3.1 內(nèi)包98 5.3.2 外包98 5.4 對供應的影響100 5.4.1 供應與物流外包100 5.4.2 供應在內(nèi)包和外包中的作用101 本章小結101 復習題與討論題101 參考文獻102 案例5-1 加蘭巧克力公司102 案例5-2 馬歇爾保險公司104 案例5-3 艾麗西亞·王105 第6章 需求識別與說明107 6.1 需求的價值定位標準107 6.1.1 戰(zhàn)略標準108 6.1.2 傳統(tǒng)標準108 6.1.3 現(xiàn)行附加標準109 6.2 需求的類別111 6.2.1 轉(zhuǎn)售111 6.2.2 原材料和半成品112 6.2.3 零件、部件及包裝112 6.2.4 非生產(chǎn)性物料113 6.2.5 資本資產(chǎn)113 6.2.6 服務115 6.2.7 其他116 6.3 重復還是不重復的需求117 6.4 商品等價物117 6.5 早期供應和供應商參與118 6.6 描述方法118 6.6.1 品牌118 6.6.2 同等品119 6.6.3 說明書119 6.6.4 工程制圖描述方法120 6.6.5 其他描述方法120 6.6.6 描述方法的組合121 6.6.7 需求規(guī)范數(shù)據(jù)的來源121 6.7 標準化和簡化122 本章小結123 復習題與討論題124 參考文獻124 案例6-1 莫倫公司(A)124 案例6-2 莫倫公司(B)126 案例6-3 卡森莊園127 第7章 質(zhì)量132 7.1 質(zhì)量在供應管理中的作用132 7.2 質(zhì)量的定義134 7.2.1 質(zhì)量134 7.2.2 功能134 7.2.3 實用性134 7.2.4 可靠性134 7.2.5 質(zhì)量維度134 7.2.6 最佳采購135 7.2.7 確定最佳采購135 7.3 質(zhì)量成本136 7.3.1 預防成本137 7.3.2 鑒定成本137 7.3.3 內(nèi)部故障成本138 7.3.4 外部故障成本138 7.3.5 士氣成本138 7.3.6 全面質(zhì)量成本觀138 7.4 質(zhì)量管理的工具和技術139 7.4.1 精益思想139 7.4.2 全面質(zhì)量管理139 7.4.3 持續(xù)改進140 7.4.4 質(zhì)量功能配置141 7.4.5 六西格瑪142 7.4.6 統(tǒng)計過程控制143 7.4.7 取樣、檢驗與測試146 7.4.8 質(zhì)量保證和質(zhì)量控制小組149 7.4.9 保證采購服務的質(zhì)量150 7.4.10 供應商認證154 7.5 質(zhì)量標準和獎勵計劃154 7.5.1 ISO 9000質(zhì)量標準154 7.5.2 ISO 14000環(huán)境標準155 7.5.3 美國馬爾科姆·鮑德里奇國家質(zhì)量獎156 7.5.4 戴明獎156 本章小結156 復習題與討論題157 參考文獻157 案例7-1 電線桿157 案例7-2 卡利登混凝土攪拌機公司159 案例7-3 溫特沃思醫(yī)院162 第8章 數(shù)量和庫存166 8.1 數(shù)量與時間問題167 8.1.1 數(shù)量與交付167 8.1.2 基于時間競爭的策略167 8.2 預測168 8.2.1 預測技術169 8.2.2 協(xié)同計劃、預測與補貨169 8.3 確定訂貨量與庫存水平170 8.3.1 固定批量模型170 8.3.2 固定周期模型172 8.3.3 概率模型和服務覆蓋率172 8.3.4 緩沖庫存或安全庫存與服務水平172 8.4 需求計劃與資源174 8.4.1 物料需求計劃174 8.4.2 產(chǎn)能需求計劃175 8.4.3 制造資源計劃176 8.4.4 需求驅(qū)動的物料需求計劃176 8.4.5 企業(yè)資源計劃系統(tǒng)176 8.4.6 物料需求計劃系統(tǒng)對供應的意義176 8.5 庫存的功能和形式177 8.5.1 庫存的功能177 8.5.2 庫存的形式179 8.5.3 庫存功能與形式框架179 8.6 庫存管理181 8.6.1 存貨計價181 8.6.2 ABC分類法183 8.6.3 賣方或供應商管理庫存184 8.6.4 精益供應、準時制生產(chǎn)與看板系統(tǒng)185 8.6.5 供應鏈庫存管理188 8.7 確定服務采購數(shù)量189 8.7.1 總需求189 8.7.2 服務消費管理189 8.7.3 服務數(shù)量決策維度189 本章小結191 復習題與討論題191 參考文獻191 案例8-1 麗莎·卡魯索191 案例8-2 特斯洛爾-特斯基鉆探公司193 第9章 交付196 9.1 物流197 9.1.1 物流在經(jīng)濟中的作用197 9.1.2 供應在物流中的作用197 9.2 運輸197 9.2.1 外包給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198 9.2.2 交通管制與放松管制199 9.2.3 運輸中供應職能的參與199 9.3 運輸模式和運輸載體199 9.3.1 公路200 9.3.2 鐵路和聯(lián)運200 9.3.3 管道201 9.3.4 空運201 9.3.5 水運201 9.3.6 無線電波201 9.4 承運商類型、運輸服務提供者與服務選擇202 9.4.1 承運商的類型202 9.4.2 運輸服務提供商202 9.4.3 專業(yè)服務選擇203 9.5 運輸方式和供應商的選擇203 9.5.1 “最優(yōu)價值”交付決定203 9.5.2 關鍵的選擇標準204 9.5.3 離岸條款和國際貿(mào)易術語解釋通則205 9.5.4 費率與定價206 9.5.5 貨運單證207 9.5.6 推進與追蹤運輸208 9.5.7 運費審計208 9.6 服務交付選項209 9.6.1 買家位置與供應商位置209 9.6.2 本地交付與異地交付/基于網(wǎng)絡的信息技術交付209 9.7 運輸與物流戰(zhàn)略210 9.8 物流組織211 本章小結211 復習題與討論題211 參考文獻212 案例9-1 本內(nèi)爾醫(yī)療產(chǎn)品公司212 案例9-2 羅塞爾·威斯林克213 案例9-3 卡梅倫電力設備公司215 第10章 價格217 10.1 成本與價格的關系217 成本的含義218 10.2 供應商如何制定價格220 10.2.1 成本法220 10.2.2 市場法220 10.3 政府對價格的影響220 法律對定價的影響221 10.4 采購類型222 10.4.1 原材料和半成品223 10.4.2 零件、組件及包裝223 10.4.3 非生產(chǎn)性物料與小額采購224 10.4.4 資本資產(chǎn)224 10.4.5 服務224 10.4.6 轉(zhuǎn)售225 10.4.7 其他225 10.5 報價與競標225 10.5.1 招標步驟226 10.5.2 穩(wěn)固競標報價227 10.5.3 確定最有利標227 10.5.4 串通投標228 10.5.5 公共部門招標228 10.5.6 價格相同的問題230 10.6 折扣231 10.6.1 現(xiàn)金折扣231 10.6.2 貿(mào)易折扣231 10.6.3 多重折扣232 10.6.4 數(shù)量折扣232 10.6.5 價格折扣的問題232 10.6.6 數(shù)量折扣與供應商選擇234 10.6.7 累計或批量折扣234 10.7 合同期權定價234 10.7.1 固定價格合同235 10.7.2 成本加固定酬金合同235 10.7.3 成本無費用合同235 10.7.4 成本加激勵費用合同235 10.7.5 價格變化條款235 10.7.6 撤銷合同237 10.8 期貨購買和大宗商品237 10.8.1 生產(chǎn)和銷售合同的風險管理238 10.8.2 期貨購買與投機238 10.8.3 組織期貨采購238 10.8.4 控制期貨采購239 10.8.5 商品期貨交易所239 10.8.6 交易所的局限性240 10.8.7 套期保值240 10.8.8 價格變化趨勢相關的信息來源242 本章小結243 復習題與討論題243 參考文獻244 案例10-1 萬德科工程產(chǎn)品公司244 案例10-2 科拉爾藥物公司245 案例10-3 價格預測練習247 第11章 成本管理249 11.1 戰(zhàn)略成本管理250 11.1.1 競爭優(yōu)勢來源250 11.1.2 成本管理框架250 11.2 成本管理工具和技術253 11.2.1 總擁有成本253 11.2.2 目標成本法257 11.2.3 學習曲線259 11.2.4 價值工程與價值分析259 11.2.5 作業(yè)成本法260 11.3 談判261 11.3.1 談判策略與實踐261 11.3.2 規(guī)劃框架與談判準備262 本章小結264 復習題與討論題264 參考文獻265 案例11-1 迪爾公司的成本管理265 案例11-2 麥克邁克爾公司266 案例11-3 卡邁克爾公司268 第12章 供應商選擇270 12.1 供應商選擇決策270 決策樹271 12.2 識別潛在供應源272 12.2.1 信息資源273 12.2.2 標準信息請求書276 12.3 其他供應商選擇決策277 12.3.1 單源采購與多源采購277 12.3.2 制造商和分銷商279 12.3.3 供應商的地理位置279 12.3.4 供應商的規(guī)模281 12.4 供應商開發(fā)/逆向營銷282 12.5 評價潛在供應源283 12.5.1 層次1:戰(zhàn)略標準284 12.5.2 層次2:傳統(tǒng)標準287 12.5.3 層次3:當前附加標準289 12.6 對潛在供應商進行排名292 本章小結293 復習題與討論題293 參考文獻294 案例12-1 羅蘭股份有限公司294 案例12-2 凱特琳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98 案例12-3 塑料電纜夾301 第13章 供應商評估與供應商關系305 13.1 評估供應商績效305 關鍵績效指標法306 13.2 評估方法306 13.2.1 非正式評估306 13.2.2 半正式評估:高管圓桌會議306 13.2.3 正式評估307 13.3 供應商排名309 13.3.1 不合格的供應商309 13.3.2 合格的供應商309 13.3.3 優(yōu)選供應商309 13.3.4 杰出供應商310 13.4 供應商關系310 13.4.1 供應商關系環(huán)境311 13.4.2 供應商的商譽311 13.4.3 采購商—供應商滿意度矩陣312 13.4.4 供應商關系管理314 13.5 合作伙伴與聯(lián)盟315 13.5.1 供應/供應商早期參與316 13.5.2 合作伙伴的選擇316 13.5.3 伙伴關系和聯(lián)盟的類型317 13.5.4 長遠前景318 13.5.5 伙伴關系和聯(lián)盟的關注點318 13.5.6 多級供應商關系319 本章小結319 復習題與討論題319 參考文獻320 案例13-1 APC(歐洲)公司320 案例13-2 德爾菲公司324 案例13-3 東北醫(yī)院328 第14章 全球供應管理331 14.1 全球供應的重要性331 14.1.1 全球采購的原因332 14.1.2 潛在的問題區(qū)域336 14.2 選擇與管理海外供應商342 14.2.1 全球采購組織342 14.2.2 中間商343 14.2.3 定位與評估海外供應商的信息源344 14.3 國際貿(mào)易術語解釋通則345 14.3.1 適用于任何運輸方式的規(guī)則345 14.3.2 適用于海洋和內(nèi)河航運的規(guī)則346 14.4 全球供應工具347 14.4.1 反向貿(mào)易347 14.4.2 對外貿(mào)易區(qū)349 14.4.3 保稅倉庫351 14.4.4 臨時進口保證金與關稅退稅351 14.5 區(qū)域貿(mào)易協(xié)定351 14.5.1 《北美自由貿(mào)易協(xié)定》351 14.5.2 歐盟352 14.5.3 東盟352 14.5.4 南方共同市場352 14.5.5 安第斯共同體353 14.5.6 中國貿(mào)易協(xié)定353 14.5.7 世界貿(mào)易組織353 14.6 新興市場353 本章小結354 復習題與討論題354 參考文獻355 案例14-1 加拿大特潔安技術公司355 案例14-2 馬克·拜倫358 案例14-3 薩林制藥有限公司359 第15章 法律與道德362 15.1 買方和賣方的法律權力363 15.1.1 買方的法律權力363 15.1.2 個人責任364 15.1.3 供應商代表的權力365 15.2 《統(tǒng)一商法典》365 15.2.1 《統(tǒng)一商法典》的目的365 15.2.2 采購訂單合同367 15.2.3 承諾367 15.2.4 口頭采購:防止欺詐條例368 15.2.5 檢驗369 15.2.6 接受與拒收貨物369 15.2.7 擔保370 15.2.8 購買貨物的所有權372 15.2.9 防止價格波動372 15.2.10 取消訂單和違反合同373 15.3 普通法與購買服務374 軟件合同378 15.4 電子商務與法律379 15.4.1 電子簽名379 15.4.2 美國統(tǒng)一電子交易法380 15.5 知識產(chǎn)權法律380 15.5.1 版權法381 15.5.2 專利381 15.5.3 商標382 15.5.4 工業(yè)設計383 15.5.5 地理標志383 15.6 產(chǎn)品責任383 15.7 非訴訟糾紛解決方案384 15.7.1 商業(yè)仲裁385 15.7.2 調(diào)解386 15.7.3 內(nèi)部逐級解決方式386 15.8 監(jiān)管要求386 15.8.1 《多德-弗蘭克法案》與沖突礦物386 15.8.2 《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387 15.8.3 環(huán)境法規(guī)388 15.9 倫理學389 15.9.1 感知391 15.9.2 利益沖突391 15.9.3 禮物與酬金391 15.9.4 促進與供應商的積極關系393 15.9.5 互惠393 15.10 企業(yè)社會責任394 本章小結394 復習題與討論題394 參考文獻395 案件15-1 落基平原釀造有限公司395 案件15-2 辛克萊&溫斯頓律師事務所397 第16章 其他的供應責任401 16.1 收貨401 16.2 物流與倉儲402 16.3 出入廠運輸402 16.4 生產(chǎn)計劃403 16.5 應收賬款403 16.6 投資回收403 16.6.1 處置材料的種類404 16.6.2 處置材料的責任406 16.6.3 盈利處置的關鍵407 16.6.4 處置渠道407 16.6.5 處置程序409 16.6.6 處置合作伙伴的選擇410 本章小結410 復習題與討論題411 參考文獻411 案例16-1 羅斯·伍德411 案例16-2 羅利塑料公司412 第17章 供應職能評價及趨勢414 17.1 供應研究415 17.1.1 專職或兼職研究職位416 17.1.2 跨職能團隊416 17.2 供應研究機遇417 17.2.1 采購材料、產(chǎn)品或服務417 17.2.2 商品420 17.2.3 供應商421 17.2.4 供應過程423 17.2.5 評估研究成果423 17.3 供應規(guī)劃過程423 17.4 供應預算424 17.5 績效測量系統(tǒng)424 17.5.1 供應指標值424 17.5.2 挑戰(zhàn)425 17.5.3 供應商績效評估425 17.5.4 供應管理績效指標426 17.6 指標開發(fā)427 17.6.1 設定目標427 17.6.2 建立有效的指標427 17.6.3 效率指標427 17.6.4 有效性指標428 17.6.5 運營報告428 17.6.6 驗證結果429 17.6.7 評價團隊績效429 17.6.8 供應績效標準430 17.7 供應管理的發(fā)展趨勢431 17.7.1 強調(diào)全面質(zhì)量管理和客戶滿意度431 17.7.2 可持續(xù)性431 17.7.3 全球采購432 17.7.4 風險管理433 17.7.5 安全與保障434 17.7.6 供應流程與技術434 17.7.7 供應組織434 17.7.8 內(nèi)部與外部合作435 17.7.9 指標和績效測量435 17.7.10 創(chuàng)新435 17.7.11 公共采購436 本章小結436 復習題與討論題436 參考文獻437 案例17-1 蘭達爾公司437 案例17-2 斯圖爾特公司438 案例17-3 塔頓食品公司440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